驶向深蓝
2019-12-24 15:57 来源:

“壮哉我大中华,中国人总算有了自主研发的航母!”

无论身处何地,当听到我国自主研发的航空母舰——山东舰入列服役的消息,每一个中国人都激动不已,这一天,我们都等了太久。

我国是海陆兼备的国家,拥有300多万平方公里的主权管辖海域,1.8万公里大陆海岸线及丰富的海洋资源。海运兴则国兴,在世界经济、科技以及能源竞争越发激烈的今天,谁拥有海洋,谁就将占据未来竞争制胜的制高点,因此,加强海防建设、向蔚蓝的海洋寻求更多的发展空间,是我们孜孜不倦的追求目标。所有的愿景均需强大的国防作支撑,航空母舰便是国之重器。作为现代海军不可或缺的武器,依靠航母,一个国家可以在远离其国土的地方,不依赖当地的机场施加军事压力和进行作战行动。

回首历史,中国曾经历过一段“有海无防”的血泪洗礼,中国对航母的呼唤也从未停止过。1953年2月,毛泽东主席在视察海军舰艇部队时曾挥笔写下“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踌躇满志、豪气干云。但在那个百废待兴的年代,建一艘航母,何容易。苏联解体后,“瓦良格号”总设计师马卡洛夫曾对着未完工的航母嗟叹:“‘瓦良格’号不可能再完工了……需要苏联、党中央、国家计划委员会、军事工业委员会和九个国防工业部、600个相关专业、8000家配套厂家,总之需要一个伟大的国家才能完成它。”由此可见,仅凭一腔热血是造不出航母的。与此同时,中国开始实施“瓦良格号”购买计划。购入计划并非一帆风顺,美帝国主义的干预、10亿过路费的刁难、万里航程的艰险,几经周折,“瓦良格号”终在2002年3月4日驶入中国大连港。此时的“瓦良格号”仅剩一个锈迹斑斑的空壳,但这并不能阻止中国人研制航母的决心。艰难困苦、玉汝于成,10年后,“辽宁舰”诞生,震惊中外。航母的背后,一条巨龙正在腾飞。

俗话说“先当学生,后当先生”,有了“辽宁舰”的探索改造经验,中国军工专家更加坚定了自主研制航母的信心。翻阅我国的航母研发史,太多不为人知的故事令我们感动,一位“踮着脚尖看别人航母”的老将军将永垂青史,他就是毕生致力于推进航母建设的“中国航母之父”——刘华清。在老将军70多岁的时候,依旧在查阅各种有关航母建设的资料,并说,我这辈子用不上了,但是我可以为以后当海军司令的人做准备。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正是他和万千中国军工人不放弃、不言败的精神,才有了属于我国的航母。

从仅仅十几艘俘获的老旧战舰,到现今发展成为舰艇部队、潜艇部队、航空兵部队、岸防部队,再到“辽宁号” “山东号”,近百年的梦想由一代又一代的军工人默默演绎。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双航母”时代的到来也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继山东舰入编后,中国第三艘航母也进入了研发阶段。随着一艘艘巨轮驶向深海,我们坚信,中国海军在新时代必将扬帆起航,圆中国海军先辈们的航母梦、蓝海梦!中国人民海军在未来必定能够取得更为辉煌的成就! (禹王台区纪委监委  刘淑婷)

责任编辑:   开封廉政网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