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的一次文艺汇演
2018-08-07 10:10 来源:

开元二十三年(735),正月,万物复苏,气象更新。

在东都洛阳,契丹知兵马中郎李过折入朝报捷,唐玄宗与百官顺利进行了藉田礼,亲自与民同耕,鼓励开荒种田,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踌躇满志的玄宗看着这国泰民安,盛世愿景,心情比春光更美。

为表达喜悦之情,风雅的玄宗决定在五凤楼欢宴三天,并举办一次盛大的文艺汇演,于是命附近三百里州县筹备文艺节目,“各较胜负”,他要与民同乐,共庆这盛世繁华。

消息如春风十里,振奋人心。附近三百里州县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都想在汇演中一鸣惊人,赢得圣上青睐。

汇演时,锣鼓喧天,人山人海,盛况空前,节目异彩纷呈,炫人耳目。其中,河内参演的阵容最豪华,太守与几百名装扮各异的演员坐在车上,百余辆车组成的演出车队浩浩荡荡,花团锦簇,形态各异,足以让人眼花缭乱,叹为观止。最寒酸的是鲁山演出队,数十名演员衣着朴素,县令元德秀自编自导大合唱《于蔿于》。他亲自弹琴,曲调优美哀怨,唱的是鲁山的民生疾苦:鲁山地处偏远山区,土地贫瘠,灾荒频繁,虎患猖獗,赋税沉重,盗匪丛生,民不聊生,为此,县令一筹莫展,寝食难安。陛下圣主隆恩,恩泽四海,愿鲁山百姓早日脱离苦海!……

玄宗听完很感动,对一旁的宰相感叹道:“河内演出这阵势要花不少银子,当地百姓恐怕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吧。相形之下,鲁山的《于蔿于》唱的都是百姓的心声,元德秀才是一心为民的好县令啊!”随后,罢免了河内太守,免除鲁山百姓三年的赋税和徭役,重赏了元德秀,并号召百官向他学习。归来后,元德秀将赏金全部用于兴修水利、扶危济困之中。

元德秀居官廉洁奉公、勤政爱民。他生活俭朴,终日素餐,宁肯三餐不继,也把自己的俸禄拿出来周济贫民。任满回老家陆浑(今河南洛阳),设义塾教授弟子。“天宝十三载卒,家惟枕履箪瓤而已”。百姓为感念他的恩德,建鲁公庙祭祀纪念;《新唐书》、《旧唐书》专门为他立传,《资治通鉴》记载了他的事迹;之后文人苏轼、欧阳修、皮日休等竞相仰慕赞颂。

由此看来,当官不要只做面子工程,流于形式主义,只为政绩而努力。要常思百姓疾苦,常谋富民之策,常做利民之事,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服务,不仅百姓将其铭刻在心,就连历史也不会忘记,哪怕他只是一个小小的县令。(李翔凤)

《新唐书.元德秀传》:

元德秀字紫芝,河南人。质厚少缘饰。少孤,事母孝,举进士,不忍去左右,自负母入京师。既擢第,母亡,庐墓侧,食不盐酪,藉无茵席。服除,以窭困调南和尉,有惠政。黜陟使以闻,擢补龙武军录事参军。德秀不日亲在而取,不肯婚,人以为不可绝嗣,答曰:“兄有子,先人得祀,吾何娶为?”初,兄子襁褓丧亲,无资得乳媪,德秀自乳之,能食乃止。既长,将为取,家苦贫,乃求为鲁山令。有盗系狱,会虎为暴,盗请格虎自赎,许之。吏曰:“彼诡计,且亡去,无乃为累乎?”德秀曰:“许之矣,不可负约。即有累,吾当坐,不及余人。”明日盗尸虎还,举县嗟叹。玄宗在东都,酺五风楼下,命三百里县令、刺史各以声乐集。是时颇言且第胜负,加赏黜。河内太守辇优伎数百,被锦绣,或作犀象,瑰谲光丽。德秀惟乐工数十人,联袂歌《于蔿于》。《于蔿于》者,德秀所为歌也。帝闻,异之,叹曰:“贤人之言哉!”谓宰相曰:“河内人其涂炭乎?”乃黜太守,德秀益知名。所得俸禄,悉衣食人之孤遗者。秩满,笥余一缣,驾柴车去。爱陆浑佳山水,乃定居。不为墙垣扃钥,家无仆妾。岁饥,曰或不爨。嗜酒,陶然弹琴以自娱。人以酒肴从之,不问贤鄙为酣饫。德秀善文辞,作《蹇士赋》以自况。房琯每见德秀,叹息曰:“见紫芝眉宇,使人名利之心都尽。”苏源明常语人曰:“吾不幸生衰俗,所不耻者,识元紫芝也。”天宝十三载卒,家惟枕履箪瓤而已。族弟结哭之恸,或曰:“子哭过哀,礼欤?”结曰:“若知礼之过,而不知情之至。人情所耽溺、喜爱者,大夫无之。生六十年未尝识女色、识锦绣,未尝求足、苟辞、佚色,未尝有十亩之地、十尺之舍、十岁之僮,未尝完布帛而衣,具五味而餐。吾哀之,以戒荒淫贪佞、绮纨粱肉之徒耳。”

《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一十四》:二十三年(已亥,公元735年)春,正月,契丹知兵马中郎李过折来献捷;制以过折为北平王,检校松漠州都督。

已亥,上耕藉田,九推乃止;公卿以下皆终亩。赦天下,都城酺三日。

上御五凤楼酺宴,……时命三百里刺史、县令各帅所部音乐集于楼下,各较胜负。怀州刺史上车载乐工数百,皆衣文绣,服箱之牛皆为虎豹犀象之状。鲁山令元德秀惟遣乐工数人,连袂歌《于蔿》。上曰:“怀州之人,其涂炭乎!”立以刺史为散官。德秀性介洁质朴,士大夫皆服其高。

责任编辑:   开封廉政网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