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2020年10月23日6时59分,霜降至。霜降,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亦是秋季最后一个节气,标志着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载:“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此时,气温比寒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结成冰霜。
霜降之后,天气转寒,深秋景色更甚。王润 摄
风卷晴霜尽,空天万里霜。
野豺先祭月,仙菊遇重阳。
秋色悲疏木,鸿鸣忆故乡。
谁知一樽酒,能使百秋亡。
——《咏廿四气诗·霜降九月中》唐·元稹
霜打菊花开
十月花潮人影乱,香风十里动菊城。霜降时节,古都开封迎来了第38届菊花文化节,数百万株名品菊花在各大菊展会场惊艳亮相,黄似金、白似雪、粉的似霞。各样菊花大如彩球、小似星子,团团簇簇,傲霜怒放,满城芬芳沁人心脾。
傲霜怒放的菊花 杨沛欣 摄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作为花中四君子之一,菊花素有“花之隐逸者也”的美誉,党员干部应坚守党纪法规,涵养菊花般淡薄名利、清朗从容的高远气质,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从小事小节做起,履好职、尽好责,真正做到“养两袖清风,保一身正气”。
养生话廉
“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 ”,按照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理论,此时节宜选择润燥滋阴的饮食,如萝卜、莲藕、百合、甜杏仁、银耳、蜂蜜等食物,同时务必减少辛辣刺激食物的摄入。
此节气最大的特点是“燥”邪当令,易伤肺伤胃。因此,养生还需注重凝神静气、收敛燥气,使肺气得以舒展。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来说,应戒骄戒躁、平心静气,时时对照党规党纪反躬自省,戒除“辛辣”之欲,做到心清身正。
这个季节,红彤似火、香甜多汁的柿子大批上市。民间有“霜降吃柿子,冬天不感冒”一说,《本草纲目》载“柿乃脾、肺、血分之果也。其味甘而气平,性涩而能收,故有健脾涩肠,治嗽止血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柿子有促进机体新陈代谢、镇咳化痰、预防感冒等功效,为秋冬养生佳品。
中医崇尚治未病,在相应的节气摄入时令食物,对我们的身体健康大有裨益。推而广之,在实际工作中,纪检监察机关要坚持“抓早抓小”工作思路,强化对党员干部的日常监督,对问题要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将廉政风险防范于未发之前、处置于初起之时。同时,党员干部要时刻注意加强党性修养,补足精神之钙,提高政治定力和防腐能力,踏踏实实做事、干干净净做人。
清风戒寒
霜降过后,天气逐渐转寒,古人十分重视过冬前的准备工作。《国语·周语》记载了这样一则小故事:周定王派单襄公出使宋国,此后又借道陈国去访问楚国,单襄公回朝后告诉周定王说陈国必亡。周定王问其原因,单子回答:“驷(驷:指房星)见而陨霜,火(火:二十八宿中的心宿)见而清风戒寒。”意思是,房星在早晨出现便要降霜,大火星在早晨出现表示天气已冷,该准备过冬了。陈国早晨可见大火星,境内秋风清冷,一片凋敝,陈国人懒散纵逸到了废弃法度的地步,灭亡也指日可待了,后来果如其言陈为楚所灭。
霜降时节,穿着棉衣的市民在禹王台公园欣赏深秋景色。赵超君 摄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这句话很适合在霜降时节细细品读。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居安思危就是要践行群众路线,永葆为民务实清廉本色。在当前社会环境下,党员干部除了加强理论学习和党性锻炼,还必须增强自我净化能力,经常进行自我反省和自我批评,虚心接受群众监督,恪尽职守、勤勉奉公,在检身自省、能力提升中赢得群众的认可和尊重。(刘淑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