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清廉有底色,那一定是红色。百年党史波澜壮阔,反腐倡廉从未止步,红色征程中的清廉印象永远定格在人民心中,红色文化更是为清廉建设提供了用之不尽的素材资源。红色精神蕴含着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基因密码,弘扬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必将为清廉开封建设凝聚磅礴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踏上河北西柏坡,陕西延安,贵州遵义,江西井冈山,浙江嘉兴,江西于都等红色革命圣地,接受红色精神的洗礼。并反复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现在我们重温历史,重走红色之路,观看红色电影,咏唱红色歌曲,是为了不断增强对红色精神的情感期盼和归属。正是这镌刻着红色记忆的土地、影片和音符,为中国共产党人及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永不枯竭的精神源泉。
在中国,红色是一种独具魅力的颜色,她被中国人民赋予了特殊的情感。孩子出生时穿的红肚兜、开张剪彩的红绸带、过年悬挂的红灯笼、家家户户张贴的红春联、长辈送给晚辈的红包,这些寄托美好祝愿的物品都跟红色有关。中国人的脑海里有太多关于红色的记忆,她承载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以及对前进中的中国的美好祝愿。
中国人对红色的崇拜最早源于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红色是太阳的颜色,是血液的颜色、也是火种的颜色,她代表了光明、生命以及希望。随着时代更迭,红色衍生出了其他的象征意义。红色是古代文学作品和传统文化艺术中使用频率较高的颜色。在中国传统戏曲脸谱艺术中,红脸角色一般为赤胆忠心、坚毅坦诚的人。如,三国时期的关羽,宋代的赵匡胤等。红色在这些文学作品和传统艺术中所代表的种种意象,恰恰说明中国人民对美好事物,优秀品质的追求。
随着时代的变迁,红色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展,并被赋予了更为深刻的含义,那就是革命。
中国共产党的一系列革命活动都跟红色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建党是在浙江嘉兴的红船上,组建的第一支革命军队命名为红军,开辟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瑞金称之为红都,建立的第一个革命政权称之为红色政权,我们的国旗是五星红旗,少先队员戴的是红领巾。红色可以说昭示了党的初心和使命,代表了强大的新生力量,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信仰拼搏,为理想献身以及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的精神支柱。正是这种为争取自由、平等与独立而斗志昂扬的红色精神,奠定了中国一系列革命的胜利。
中国共产党不恤生死,不畏艰险,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辉煌成就,建立丰功伟绩,并构筑起绵延不断的红色精神谱系。独立自主、艰苦创业的“大庆”精神,无私奉献、勇于攀登的“两弹一星”精神,众志成城、坚韧不拔的“抗洪”精神,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的“焦裕禄”精神,自力更生、团结协作的“红旗渠”精神,上下同心、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生命至上,举国同心的“抗疫”精神……这些红色精神共同构成我们党在前进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宝贵精神财富,成为支撑党永葆青春活力的内在精神元素。这深刻启示我们,必须始终传承红色基因,用党在百年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滋养自己、激励自己,提振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
“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的今天,一些党员干部仍然存在理想信念不牢、政治定力不够、底线意识淡薄等问题,红色精神所传达的革命英雄主义,大无畏精神以及崇高的信仰,正是修复某些党员干部思想问题的良方。
红色文化是最好的清廉教科书。广大党员干部要从红色文化中汲取砥砺奋进的政治智慧、道德滋养和精神力量,传承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锤炼不惧风险、敢于斗争的风骨品质,以优良党风政风引领社风民风持续向善向好,为清廉开封建设贡献力量。(祥符区纪委监委 王梅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