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下班回家媳妇给端上一碗汤,是用白菜、豆腐等家常食材熬制而成的,味道清新鲜美,食之唇齿留香。这让我想起一个故事。
据传闻,明太祖朱元璋在起义的时候,有一次打了败仗,只得连夜逃跑。当时正值冬季,天降大雪,朱元璋逃到一个农户家里,加上几天没有吃东西了,又冷又饿。农妇见状,把自己家中仅有的冻白菜梆子和一点冻豆腐,还有捡来的土豆,一起放到锅里炖了。朱元璋饥饿至极,狼吞虎咽地把一锅饭吃完了,顿时浑身暖和过来,也恢复了精神,觉得从来没有吃得这么香过。就问农妇:“这是什么饭,这么好吃?”农妇不好意思直说,就顺口起了个菜名:“珍珠翡翠白玉汤”。
朱元璋称帝后,衣食无忧,美味三珍都尝遍,却觉得没有胃口。一日,他忽然想起当年落难之时吃的那次又香又可口的“热粥”来,于是派人昭告天下,终于找到了当年吃救命饭的那家人。农妇按照吩咐为朱元璋又做了一碗“珍珠翡翠白玉汤”,可是他再也吃不出当年的味道了。
这碗“珍珠翡翠白玉汤”使朱元璋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不要忘记过去的苦难和黎民百姓对他的恩情。朱元璋一生非常节俭,称帝后,也是奉行清廉节俭的原则,反对铺张浪费奢靡华丽。他出身贫苦农家,不仅能从内心深处体谅农民生活的艰辛和物力的艰难,还身体力行,带头倡导节俭。他不爱奢华,明朝建立后,按计划要在南京营建宫室。负责工程的人将图样送给他审定,他当即把雕琢考究的部分全去掉了。工程竣工后,他叫人在墙壁上画了许多触目惊心的历史故事,让自己时刻不忘历史教训。
人的一生,无论贫富贵贱,都应长敲节俭廉洁警钟。基层干部队伍中有许多60后70后的同志,他们参加工作二三十年了,已经逐渐走上了重要岗位,但是依然两袖清风,初心不变,保持节俭的作风,着一身简朴的衣服加黑皮鞋,骑着电动车上下班。住房也不讲究奢华,而是一家三代挤在百十余平米的套房内。在教育子女方面,也从不迷信所谓的“贵族式”教育,而是把孩子送到县城内普通的公办学校。这样的同志是新时代的楷模和榜样,他们用正确的人生观、事业观和权力观践行着一辈子为人民服务的无悔选择。
但是,也有一小部分人经受不住缤纷世界的诱惑,刚参加工作不久就迅速武装自己,买车、买房相互攀比,穿衣服也总是挑名牌,把自己的生活起居打理得高端大气上档次。每逢周末,甚至不惜长途驱车到省会城市大买特买。这样的消费观,映射了扭曲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党员干部所不可取,而且是应当坚决抵制的。
中国先贤孟子曾说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样的君子品格为中国传统文人所推崇。贫富不移志,清风常在心。直至今天,我们仍要秉承前人“学廉、倡廉、崇廉、守廉”的廉政理念,传承弘扬崇廉尚廉的传统美德,树立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相信我们的社会一定会清风吹拂“廉”花飘香。(张孝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