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得,作为日常生活用语,人们往往流于词解,用于对某些人“不吝惜”、 愿意付出的褒扬,少有人研究其内涵,做人生文章。实际上,若对“舍得”解字释义,就会知道这是人生奋争过程离不了的两个字。正如著名作家贾平凹所说:“人在世上活着是一舍一得的过程。会活的人或者是成功的人,其实是懂得这两个字:舍得。不舍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
舍,古人写作“猞”,即用手拿东西给人。得即得到。当“舍得”二字组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奇怪的联合词组的时候,古人创造的两个微妙平等的汉字,暗示我们:舍在之前,得在其后。从那时起,舍得就成为一种精神、一种修为、一种心胸、一种气度、一种智慧、一种境界,也是做人的根本。
舍得是一种人生哲学,也是一种人生态度。“舍”与“得”之间透着人生真谛,古往今来,有人欢喜有人悲,这都取决于他会不会取舍。唯有懂得了舍的真意才会懂得“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真谛。其实,人要有所得,必要有所失,只有学会舍,才会有得,才有可能登上人生的巅峰。
舍得更是一种人生的境界和处世与做人的艺术。真正的智者,真正有抱负、理想远大的人,他们都有健康的“舍得”观,能将自己的人生经营得有声有色,拥有成功和幸福的生活,从而活得快乐,活得精彩。所谓“舍”者,是一份睿智、一份洒脱。所谓“得”者,是一份汗水、一份坚持。人只有在名利面前懂得舍得艺术,学会舍得,你才会有更大的收获。
“舍”与“得”,代表着两个根本相反又相互联系的意思:舍弃与获得。人生一世,面对无限的诱惑,最难的就是“舍”。舍是一种让人痛苦的抉择,但惟有舍,才会拥有新的开始。因此说,该“舍”的必须舍掉。当年,范蠡舍弃兴国功臣之官爵名利,归隐田园,得到的是性命,而文种舍不下高官厚禄的诱惑,最终得到的却是家破人亡的下场。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指出:当官发财两条道,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二者必须有所舍弃。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总书记还要求全体党员干部政治理论学习应努力达到王国维“治学三境界”,下真功夫、苦功夫、细功夫,即便是“衣带渐宽”也“终不悔”,“人憔悴”也心甘情愿,强调的也是舍得……
对于党员领导干部而言,必须树立正确的“舍得”观,把“舍得”视为一种奉献,一种追求,一种为民情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舍“小家”,顾大家,舍得付出,舍得吃亏,舍得奉献,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根本利益,才能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杞县纪委监委 朱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