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故事】跟随外公走正步
2017-07-13 00:00 来源: 祥符区纪委

(通讯员 李世航)我小时候在外公家长大,外公经常在院子里训练我走正步,随着外公“一二一,一二一”的口令,我也走得像模像样。每到这时,外公就把我搂在怀里,给我讲他的军旅故事。

外公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第一批空军士兵,在部队服役期间就荣获多种荣誉。转业回到地方,他自愿放弃留在城里当武装部长的机会,毅然选择回到了老家,经过大家的推选,成为了村党支部书记。

“外公,你为什么不留城里呢?那样,我就可以天天进城玩了。”稚气的我老爱问外公这个问题。外公总是摸着我的头说:“以前我们农村生活又苦又累,最需要人手。外公回来,起码是个棒劳动力啊!”坐在旁边的大姨这时总嘟着嘴说:“你外公是个棒劳力,人家休息的时候,他还在干活,挣得工分多,但他的工分都让别人吃了。”外公自知理“亏”,嘿嘿笑道:“我不是支书吗,得有点儿觉悟。”

原来,当时农村生活可差了,村里很多人都吃不饱,外公家也不例外。但只要家里有的,外公都毫不吝啬送给别人家。一次,外婆在孩子们的一再央求下,给大家蒸了一锅玉米面馍,让大家解解馋。舅舅和姨们兴奋地围着锅台转,就等起锅。这时,外公听见隔壁家小孩又哭又闹:“我要吃东西,我要吃东西。”外公隔着低矮的墙头看了看,端起馍筐,对舅和姨们说,“拴柱家兄妹四个还小,他爹走得早,给他们送几个”。慑于外公的威严,舅舅和姨们谁也不敢说个“不”字。饱餐一顿的打算只得改成了计划经济,每人一个,不得多吃。大姨说,这样的事情,不是偶尔,而是经常。大姨还说,受外公的影响,自己的手很“松”,看见谁有困难,总不自觉地出手相助。

舅舅是家里的唯一男丁,性格顽皮。但外公对舅舅的要求一点儿也不放松。又一次,小姨领着舅舅到地里捡麦穗儿,舅舅看见麦田里有几簇高高挺起的大麦(小麦田里的大麦一般会被早早剔除),长长的麦芒,分外好看,就掐了一把。恰好被一个人发现,就大声喊道,“支书家的娃偷麦子啦!”在地里干农活的人全都听见了。正带领大家干活的外公也不说话,顺手捡起一根柳棍儿,捉住舅舅就是一顿乱抽。打得大家都看不上了,纷纷劝阻,连刚才起哄那个人也不好意思起来。外公说,“小时偷针,大时偷金,这毛病得教育!”舅舅从此再也没动过别人一丁点儿东西。这件事儿过后,村里很多家长都教育自己的孩子,不是自己的东西绝对不能要。

外公兄弟两人,我们看望外公时,总不忘给二外公带一份礼物。前几年,二外公见到我总要唠叨外公的“坏处”,在外公退休前,二外公借着酒劲儿进了外公家,对外公说,“哥!这些年你当村支书,也没给咱家办啥好事,趁你还没退,帮我申请个低保户吧!你也知道我这几年过很难。”外公说:“你难,我知道,但不能给你申请。”二外公说:“为啥?”外公说:“因为你哥是支书。”二外公一听就急了,骂道:“你是支书,你是个屁!这么多年你为这个家做了啥好事?你说个一两件让我听听。你不是我哥!”二外公骂完走了,剩下外公愣愣的站在那儿一动也不动。后来,二外公靠自己的劳动也致了富。有一次,我看望二外公,二外公拉着我的手说,这辈子最佩服的就是外公。

外公的军旅故事使我对部队生活充满了向往。长大后,我也如愿以偿的成为了一名解放军战士,外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影响着我,鼓舞着我。我在部队里,屡屡建功受奖。转业后,我成为了一名最基层的劳动者,现在又成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清白做人,干净做事,是我的人生追求。

今年春节,我去外公家,见外公还穿着洗的泛白的军装,就给外公行了个军礼。外公拍着我的肩膀说:“还想听外公的军旅故事不?”“外公的军旅故事我要用一辈子去感悟,外公的正步我要用一辈子去操练。”我对外公说。小院中又响起了外公“一二一”口令,外公的步履虽有些蹒跚,但依然铿锵有力。

望着外公的脊梁,我将随着外公的正步稳步前行。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