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中华民族传统佳节,节日期间不仅充满着亲情友情的温馨,也是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关键时期,考验着党员领导干部的党性和作风。在这关键“节”点,党员干部要时刻紧绷纪律之弦,将规矩和纪律挺在前面,严守“廉关”过好“年关”。
春节期间,礼尚往来是古往今来的传统美德,本是人之常情,但身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时刻牢记并恪守党纪国法底线,切实管住自己的嘴、手、腿,管好下属和家人。要敢于大声说“不”,果断拒绝“第一次”,坚决守住“第一次”,不存侥幸之心,不触法纪红线。同时要带头抵制歪风邪气,带头弘扬优良作风,在清正廉洁过节上发挥“头雁效应”,以上率下带动各级清廉过节、节俭过节。
越是“年关”,党员干部越要思想上“一寸”不松,行动上“一尺”不放,让“廉洁过节”四字不仅挂在门楹墙上,更紧贴在“心”上,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分清“礼”是否在“理”,增强防腐拒变的自控力和免疫力,时刻绷紧廉洁之弦,筑牢信仰之基,从思想上给“年味”加一道厚实的“廉味”,注重严于律己,管束行为,恪守“一丝一粒,我之名节”的古训,牢记“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警训,提高警惕,洁身自好,将清廉过节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逢年过节,总有一些党员干部抱着侥幸心理,蠢蠢欲动,打擦边球,认为“礼尚往来”是人之常情,稍有不慎,就被迎来送往的红包、礼品击倒。殊不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不注意“小节”,一旦心安“礼”得、乐而忘“廉”,让“五色之惑”“微利之诱”有“可乘之机”,日积月累,终将酿成“大祸”。
党员干部想要在过节期间过“廉关”,必须自觉严格遵守党风廉政建设、廉洁过节规章制度。在春节期间,坚决不去“味道不对”的场合、坚决不收“性质不对”的节礼,始终谨记“不该拿的东西不拿,不该吃的饭局不吃”,严守纪律不逾矩,切不可将所谓的“人情往来”“盛情难却”当做借口,给思想开了“天窗”,给行为留了“暗门”,只有时刻绷紧纪律这根弦,才能不断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
“年关顶不住,不算好干部”。对广大党员干部来说,守好“廉关”过好“年关”,既是政治要求,也是作风考验。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党员干部要带头做到自警、自省、自律,带头倡树文明节俭、风清气正的良好风尚,过一个文明健康、欢乐祥和的新春佳节。(杞县纪委监委 朱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