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人手记丨清风拂处是澄明
2025-11-14 10:52 来源: 开封市纪委监委

天气渐凉,傍晚的县城褪去了白天的热浪和喧嚣,“清风正气在、廉洁伴我行”等宣传语在街道两侧随处可见。想起在乡镇、农村基层一线工作的所见所闻所感,那些细碎而又真实的画面,恰似一缕清风悄悄浸润着我的整个心田。

每年六七月份是农村土地粮食补贴收入卡号更改及补贴卡发放的时间,这个时候也是乡政府农业农村办公室最热闹的时候。31个行政村,4.1万人口,不乏有各类原因造成的需要更改补贴收入卡号:家人去世了需要变更、社保卡丢了需要补办、兄弟之间有纠纷的需要调解……负责登记更改卡号的老赵每天乐此不疲地开展这项工作。为了不让村民们再跑一趟,他都想尽办法解决困难,确保大家来年都能收到粮食补贴款。他热心和真诚的工作态度让村民们感动不已,村民有时送过来一兜土豆、有时提几串葡萄、有时拿几个熟鸡蛋……

面对老乡们的心意,老赵每次都摆手拒绝:“这是我的工作,我应该做的,要是收了您的东西,我这工作就失了分寸,以后可没法公平对待每一位办事群众了。”后来经了解我才知道,老赵在基层工作几十年,从未接受过办事群众的任何馈赠。在他的办公桌上,最醒目的就是那本密密麻麻记录群众需求的工作札记,他的这种数十年如一日的无私奉献精神也在无声地影响感召着我。

清晨,阳光撒在案头那册泛黄的《包拯集》上,指尖轻拂书页,“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的字句愈发清晰。身边许许多多如老赵一样的同事告诉我,廉洁从来不是遥远的典故,而是像流水般滋养人心的朴素道理,它藏在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里,藏在“铁面无私”包拯的两袖清风中,藏在无数党员干部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的平凡坚守里。

记得在一年盛夏的麦收季,细雨下个不停,湿漉漉的麦穗眼看要发霉发芽,群众半年的辛劳汗水即将付诸东流。为了最大程度不让群众的财产受损,我和包村干部每天都吃住在村里,和村两委干部全天候扎进麦田,一边协调收割机逐户抢收,一边四处寻找协调晾晒场地。天放晴时,我就帮着农户翻晒小麦;傍晚时分,又拎着扫帚、簸箕帮困难群众收粮装袋;遇上阴雨天,就紧急组织车辆将麦子送进烘干厂烘干晾晒。

就这样连轴忙碌了十多天,几乎一刻也没有休息,嗓子喊哑了,身体也累虚脱了,但我们的汗水没有白流,老乡们的小麦都得以顺利收割、晾晒、归仓。五保户张大娘拉着我的手眼含热泪说,“妮儿,你这几天都累瘦了,也晒黑了,你咋着也得在俺家吃顿饭再走!”我笑着婉拒道:“大娘,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我是党员干部,为您老人家和乡亲们排忧解难是我的本分,你们的好意我心领了,饭就不吃了。”说完,我就匆匆赶往下一个困难群众家里。

“廉洁如水,来不得半点污染;奉公如蚕,吐不完一身正气”。如今,廉洁奉公早已不是虚无缥缈的口号,它不是轰轰烈烈的宣言,更不需要刻意地去标榜炫耀,它就无声地藏在困难群众家中的嘘寒问暖声里,藏在便民办事窗口的满意笑容中,藏在待人接物的公平公正间。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我们每名党员干部都要秉持纪法的原则底线,坚守干事创业的使命初心,让“公生明,廉生威”的清正之气拂过街巷、拂过心田、拂过这烟火人间的每一个角落,涤荡私欲的每一处污垢,留下一方澄明的天地。(通许县孙营乡纪委 齐梅娇)

责任编辑:   开封廉政网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