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宫小姐姐为啥火出圈的火?
2021-03-05 14:21 来源: 开封廉政网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从春节开始,一群身着盛唐服饰胖嘟嘟的小姐姐们火了,各大网站、个人朋友圈微信群,以及吃饭聚会时,都在热烈讨论着。正月十四晚上,我在微信上刷到河南卫视元宵奇妙夜节目,不自禁点进去看,才真切明白,河南文化传播热有热的道理,唐宫小姐姐火出圈的火有火的燃点。

单说河南卫视元宵奇妙夜节目,是用了极短时间重新编排推出的,这极其考验团队的创作能力和制作水准,从大家如潮的好评中,我捕捉到一个信息——除了短了些,才30分钟,其他没毛病!只要一看,根本就停不下来,与河南卫视春晚一样,接着出彩,接着出圈,成为热搜,作为热捧。这还真让人感叹啊,传统文化的创造性传承与发扬一直是难题,这或许是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

首先开头就给观众眼前一亮的感觉,人流散去,灯光暗下,在守夜人悠扬的笛声中,一组丰腴的唐俑从历史深处醒来,既有青春明亮的眼睛,又有轻松活波的性子,看什么都是好奇的,透着大唐开放的那股精气神。她们好像不知道自己身上有着重要的担子,就是将多个节目串起来,要用行动来当一把主持人的,而正是因为这种不经意,才更显得别开生面。很多年轻朋友说,形式非常新颖,让这个元宵夜的精彩节目很紧凑。这里,给导演们点个赞。

整个元宵奇妙夜节目以歌舞为主,喜庆热闹中有层次、有审美、有文化底蕴,而且以不同体裁和题材面对不同观众群体输送,才是引发广泛共鸣的秘诀。比如,汪苏泷演唱的《娱乐世代》,GAI演唱的《华夏》两首歌曲,内容上一今一古,用动感的节奏带起年轻人的激情。比如,霍尊演唱的歌曲《莲鹤方壶》与舞剧《水月洛神》片段《芙蓉池》,背后都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意韵,妥妥的中华传统之美。再比如,戏曲《上元灯会》受众面更宽,既很应景,豫剧唱起来又真得劲,让河南的观众有亲切感,让全国的观众有新鲜感。

特别值得大书特书的是,元宵奇妙夜节目在舞台运用上与其他节目不同,真正走出了演播室,将节目放到了大地上,融进了各个文化名城。加上特效的加持,灯光与明月,大厦与楼阁,不仅给人以开阔感,而且古今时空来回变幻,美不胜收。郑州的大玉米、洛阳的明堂、开封的清明上河园,唐宫小姐姐们身在其中,各位演员身在其中,那么多生活在那里的人,现代的人,古代的人,都不约而同交汇在一起,为良辰美景而来,让观众仿佛也身在其中,这种体验是很新奇又美妙的。

最让我感动的是两句戏词,豫剧《五世请缨》选段中,四位豫剧名家活脱脱的佘老太君再世,神形兼备,嗓音高亮,“年少人盼的是立功边境”“年老人我喜的是一门忠贞”!有网友看到这一段说,“泪目了,导演有心了,这是在致敬‘戍边英雄’”,为国戍边牺牲的四位英烈里,两人是河南好儿郎。佘老太君的唱词,反映的是杨家将满门忠烈,这种深沉又激昂的爱国主义精神,总是让我们所有人最动容动情。

有人说,最近河南春晚抓彩了,唐宫小姐姐抓彩了,河南文化抓彩了。其实,河南有这个底气,八大古都河南有四个,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河南最不缺的就是历史文化。其实,中国更有这个底气,更有这个文化自信,上下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文化博大精深。需要思考的是,怎样讲好这些中国文化好故事,让历史文化活起来,为大家所接受和喜爱,这既要靠形式上的创新,更要靠内容上的走心。我相信,这个答案已经呼之欲出了,有无数人正在为之努力。与国家富强一起的,是文化兴盛,弘扬好传统文化,我们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样子就会更鲜明。(蔡相龙)

责任编辑:   开封廉政网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