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慈子孝 其乐融融
2020-04-21 11:06 来源:

家风是指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或作风,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序中说:“潘岳之文采,始述家风;陆机之辞赋,先陈世德。”家风的形成往往是,一个家族中出了一位出类拔萃的人物,他的言行便为家族其他成员所宗仰追慕,于是便成为家风之源,经代代相传,形成了一个家族鲜明的道德风貌和审美风范。

现代的家风在形式上发生了很大变化,一般人家奉行的一些生活习惯,或者遵守的一些社会公德,如果能得到很好传承的话,也可以说是一种家风。那么,我家的家风是什么呢?我想还是落脚到“至孝”两个字上。

我的爷爷自幼穷苦,其父早逝,与母亲相依为命。年少时,他去给地主家干活,地主有时给件衣裳,有时给口吃食,爷爷总舍不得,干完活第一时间拿回家给母亲。爷爷成年后参加革命,也曾东躲西藏,九死一生,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他最放不下的还是家中的老娘。解放后,爷爷任国家干部,每当往家里捎几个桔子、一块牛肉等稀罕物时,也总先给老娘尝。家里那时是三间草房,其中一边有个斗大的窟窿,长年没有材料能够修缮,爷爷便让老娘住到不漏的一边,每逢下雨时,漏的这边用锅接完了,再用盆接,而自己老娘那边,床褥都不会被淋湿。

爷爷这种至孝的家风被我的父亲、姑姑们和爹继承了下来。后来,爷爷病重,一家人特意带他去看看黄河大桥,以了他的一个心愿。在爷爷卧床的半年里,爸爸学会了打针,并用尽一切办法去找止疼的药,因为整夜的操劳,爸爸脸上长满了斑,并一直伴随他到现在。

爷爷去世后,爸爸有时会因怀念而掉下泪来,常会反复地给我讲一个细节。一天,爸爸在帮爷爷修理剃须刀,螺丝洒了一地,而爷爷围在旁边看着,爸爸很急躁,就冲着爷爷说:“你去一边休息呗,别在这看了。”爷爷有点不高兴,但也没说什么。爸爸每讲到这里,总会涕不成声,擦干眼泪后,爸爸就会说:“我还是年轻啊,不理解老辈人的心情,他看着你,那是想多陪陪你……”从爸爸的懊悔中,我体会到一种叫作“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痛苦。

多年来,奶奶都是由我父母奉养,当时我当兵已满五年,家里问我是否要回来,我说想复员,其中一个因素是奶奶年龄大了。奶奶的耳朵很背,我们一家人就养成了大声说话的习惯,奶奶常说的就是:“吃了某?”我总是扯着嗓子说:“吃啦。”尽管话翻来覆去就那老几句,但却感到一种撒娇的、被人关怀的快乐。奶奶的脚趾甲长了,我总是蹲在那里帮她剪,她总说:“孙子孝顺。”其实,比起我小时候她对我的照料,我又才做了多少呢。

为了能孝敬多奶奶几年,四姑特意买了二楼的房子,把奶奶接去住了几年。那几年,奶奶腿脚已经不好了,但过的很是舒心。有一回,奶奶拄着拐扙,被一个倒走健身的人撞到,四姑赶去后,奶奶却拉住四姑,“闺女,别怨人家,别讹人家,让人家走吧。”事后,四姑常回忆这事,给她的学生讲:“在孝敬老人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东西。不一定是什么大道理,却能让你收益终生。”

奶奶早年有一回被误诊为肺癌,全家都觉得天要塌了,便商量决定再去做一次检查。我在家里等着,远远的,看到爸爸、爹和姑姑们回来,突然心里有一种奇怪的感觉,是不是没事?慢慢走近了,看到大家都面带笑容,我的心好像要跳了出来,不禁拍起巴掌来,真的是奇迹发生了,误诊!失而复得的喜悦,比中彩票要美妙十万倍。

但岁月无情,多年后,奶奶生命走到了尽头。那年冬天,一家人围在她身边,奶奶的脸深凹了进去,嘴一张一合,已经没有了意识。在最后的几个小时,她一呼吸不畅,我们便拼命地叫她,她又能平静一会,呼吸几下。这时我忽然有个念头,给她录一段视频,作为一种永久的保存。录完我想,生命要是可以交换就好了,我用自己的十年换给她十年的寿命,她的亲人都给她换几年,该多好。每一个人在生死面前都是那么渺小,终于,奶奶长出一口气,再也没有了动静。在一片慌乱中,我们来不及伤悲,赶紧张罗奶奶的后事,等忙完了,才痛快地大哭一场,哭声中能听出来,是真亲,真伤心。是啊,这就是人,奶奶十多岁孤零零从通许县逃荒到焦喇这个小村庄,熬了一辈子,熬了这一大家子人。人啊,不就图个人么?

日子比树叶还稠,一家人里,偶有嗑嗑碰碰,但还是平平淡淡的时候多,而这种和谐融洽的家族氛围,是多少财富也换不来的幸福吧。“至孝”是亲情、是爱的根本,是家族笑声的源泉,这就是孝心的价值,也是孝心的获得感。光阴如水啊,谁看到过水能倒流?尽孝对于每一个人都是有限的,老人,不可能陪你到老。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上有老下有小,才是一个完整的家庭。将“至孝”作为我家的家风,就是让我们不忘初心。

爸爸说过:“父母给孩子的爱,孩子能回报一两分就算难得。”四姑说过:“没有了老人,就找不到回老家的理由了。”老人是我们的来处,死亡是我们的归宿,如果不孝敬老人,我们便只能看得到归宿,如何回首去看我们的来处呢?

家慈子孝,其乐融融,这是我家所追求的家风,虽然普通,却是人间弥足珍贵的情感。(开封市龙亭区纪委监委   蔡相龙)

责任编辑:   开封廉政网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