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典记,魏文王曾求教于名医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谁是医术最好的呢?”扁鹊:“大哥最好,二哥差些,我是三人中最差的一个。”魏王不解地说:“请你介绍的详细些。”
扁鹊解释说:“大哥治病,是在病情发作之前,那时候病人自己还不觉得有病,但大哥就下药铲除了病根,使他的医术难以被人认可,所以没有名气,只是在我们家中被推崇备至。我的二哥治病,是在病初起之时,症状尚不十分明显,病人也没有觉得痛苦,二哥就能药到病除,使乡里人都认为二哥只是治小病很灵。我治病,都是在病情十分严重之时,病人痛苦万分,病人家属心急如焚。此时,他们看到我在经脉上穿刺,用针放血,或在患处敷以毒药以毒攻毒,或动大手术直指病灶,使重病人病情得到缓解或很快治愈,所以我名闻天下。”魏王大悟。
扁鹊三兄弟的故事对于我们做好纪检监察工作有什么启示呢?纪检监察工作如果遵循“监督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这是听从扁鹊大哥建议----智者的做法;查案件,搞整改,发现小问题及时处理,把腐败消灭在萌芽状态之际,这是听从扁鹊二哥建议----聪明人的做法;等出了大问题再处理,腐败已然成为事实,腐败分子已堕落直至无药可救的地步,再追究责任,堵塞漏洞,这是请扁鹊深度治疗一类人—---愚昧人的做法。
经常会听到腐败分子说“如果当时有人提醒自己,就不会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悔不当初……”诸如此类的话。我们在怒其不争的同时,也要深思,如果当初组织上能够及时对他们提个醒、在他们刚有贪腐苗头的时候拉拉袖子或者咬咬耳朵,也许他们就不会犯那么大的错误。腐败分子在“第一次”伸手后都会有一个复杂的心理斗争过程,此时如果加以提醒、警告也许他们就会悬崖勒马,那么今后他就是“好同志”、如果放任不管他们就会在腐败泥潭中越陷越深最终沦为“阶下囚”。
王岐山同志关于“四种形态”重要论述中指出的“党内关系要正常化,批评和自我批评要经常开展,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我们的纪检干部应像扁鹊大哥治病一样防患于未然,早打“预防针”、常用“清醒剂”,避免党员干部放松警惕导致思想“生病”,逾越雷池滑向腐败。
【编辑:步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