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年轻时是名军人,部队转业后回村里当了木匠,当时村里时兴给人家“帮忙”,谁家要是结婚、盖房子,祖父就背上装满了工具的木头箱子到“主家”去开工。当时新房的门窗、桌椅板凳,姑娘出嫁用的箱子等,都是祖父信手拈来的拿手好活。
在我的记忆里,我家的院子里堆满了圆凳子、圆桌子等家具的成品和半成品,一天到晚回响着的锯子和锤子发出的声音,谱写了全家人的生活节奏。祖父经常沉浸于刀锯斧凿油漆的木匠活之中,而且技巧娴熟,在农村做木匠是靠口碑的,做的东西好不好,大家一用就知道。我的祖父是个出了名的热心肠,他平时出门时常常带着他的工具箱,里面装着各种类型的刨子、钻子、铁钉等,满满地摆了一箱,不论走到哪里,只要看见谁家的木板门、架子车上钉子掉了,或者桌椅板凳腿活络了,他都会停下来,打开他的工具箱拿出锤子钉子,敲敲打打半天。
有一年,寒冬渐深,队里的五保户奶奶去世了,老人家无儿无女,殡葬时棺材还无着落,队长找到祖父,祖父二话没说,带着两个徒弟忙了一天一夜,打了一副棺材,队里给他工钱的时候,祖父说这是分内的事,钱就不收了。
祖父还会磨刀磨剪子,有时,我们家正在吃饭,邻居大妈拿着用钝了的剪刀来找祖父,祖父二话不说,坐在板凳上,“蹭蹭蹭”,5分钟左右,剪刀就被磨的锃亮。找祖父修家具的人越来越多,而他再忙也从不推辞,常常是尽心尽责,总是让来找他的人们满意而归。
后来,祖父去世后,他的工具箱就放在我家老房子里,虽然箱子上许多地方都掉了漆,显得斑斑驳驳,一根背带也磨出了毛边,但箱子本身不晃不歪,身板结实硬朗得很。有些刨子的刀片已经老化,再也“啃”不动木材了,但是木箱子被我家人完好地保存着。祖父没有给我留下豪言壮语的遗言,只是用他几十年如一日的行动默默地感染着我,一如那朴实的工具箱,时刻提醒着我-----做人,要踏实勤勉、与人为善。
【编辑:步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