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严于律己,从谏如流的故事告诉共产党员,什么时候都不要妄自尊大,保持谦虚、善于接纳他人意见,勇于改过的精神是共产党员本色。
邓小平(1904年8月22日—1997年2月19日)四川广安县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
纵观邓小平的一生,可谓是传奇的一生:他勇于改革,目光远瞻,在历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邓小平不仅有超前的眼光,还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领袖,他从谏如流,敢于接受批评,严以律己的风范让很多人津津乐道,在他身上曾流传下来这样一个故事:
据说,邓小平烟瘾很大,吸烟历史又长,对烟,他一直很难戒掉。1988年4月8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进行时,邓小平投完票后回到自己的席位上,他刚点燃一支香烟,台下就有人把一张纸条传到他手里。邓小平打开看了看,只见上面写着“请邓小平同志在主席台上不要吸烟”的字眼。看完纸条,邓小平笑了,他连连点头,并赶快把烟熄掉。
4月16日,邓小平会见菲律宾总统科拉松·阿基诺。会晤开始后,邓小平问科阿基诺:“我能抽烟吗?”科·阿基诺答道:“我不能对你说不能抽,因为我不是你这个国家的领导人。但在我们菲律宾,内阁开会时不许抽烟的。”邓小平说:“在七届人大的一次会议上,我违反了一个规则。我习惯地拿出一支香烟,一位代表给我递了一张条子提出了批评,我马上接受。”说完,邓小平爽朗地笑了,大家也都笑起来。
邓小平会议上点上一支烟似乎不算什么大事,但他没有因事小而不以为然,他马上灭掉烟并抱歉一笑,一个勇于改过,严于律己的领袖形象跃然纸上。
可有些领导不是这样,他们是家长制作风,听不得半点批评和建议。更有甚者,对提意见的人讽刺、打击,甚至报复,这是要不得的。
在深化改革的今天,在党中央呼吁要彻底扭转党风的今天,我们希冀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邓小平精神,让自己更好的文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