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跟着剧情跟着历史
跟着先秦典籍《周礼》的六廉
一廉一廉地看下去
看一个廉字的品格廉字的文化
怎样地更迭怎样地镜鉴
怎样地折射出一部中华文明史
一个廉字成就升平之世
二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
管不住腐败
国家就有危亡之虞
遏制了腐败
国家就能长治久安
当写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话时
孟子就注定有了《兴衰之思》
一生的功夫
他用一个廉字搭建一个瞭望
一场秋雨过后渐渐清晰
孟子发出了“人亡政息”的叹息
这个叹息至今还是一地叹息
三
清官自有清官的追求
清官自有清官的样子
看看开封府题名记碑上那包拯
二字被黎民百姓一遍遍的抚摸
竟被摸出了一个深深的凹印
那是中国之印
民族之印那个凸洼处
写着包拯之念盛着百姓之念
这一摸摸出了青天文化
摸出了廉吏的符号
四
清是晴朗
清洗出忠洗出正洗出廉
激浊扬清清辨出清官能臣
一个清字一个民族的膜拜
天下兴亡在清
匹夫有责在清
清者自清
清出一个民族的铮铮脊梁
五
清朝大臣张英和其子张廷玉
在六尺巷里筑下礼让的风景
宽也好窄也好
清风明月从容走过
六尺巷里道德敞开
克己修身崇德重礼
道德的规矩
让六尺巷历史闻名
厚德载物载出丰碑
抉择的民心
用热心写出高尚
六
中国人重文化
善于在文化里凝结思想
在思想里散开公平正义
解开每一个历史文化符号
对与错都是非分明
都彰显着对清廉的敬仰
都折射着对腐败的鞭笞
正心修身齐家
治国平天下
引无数文人情透纸背
让无数经典穿越风雨而弥新
七
无规矩不成方圆
今天再提
守纪律讲规矩有戒惧
不是突兀之笔
从秦汉到明清
律令之矩都是最严厉的武器
心中有戒戒出一个朝代的威严
也戒出一个时代的海晏河清
严守规矩守出一个小家的信用
也守出一个国家的清明
一戒一守刷新党风政风
刷新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
八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关进的是约束
欢笑的是民心
一个关字写出一个执政党
对兴衰的深沉思考
选任以廉考核以廉依法监察
制度之重
制出明正的政治道德环境
唤来包公等一批清官廉吏
制度之重
重出律令神圣
重出民心所向
九
善有善报
恶有恶报
老百姓最信这个理
千百年来这个理从来
都没有中断过
一次次的灵验
一次次的重生
历史最公正
因为历史给出的答案
最符合逻辑
中华文明屡屡战胜危机
靠的就是对廉的敬畏
对史的虔诚
对问的清醒
千秋盛世的密码
全在鉴史问廉
全在清明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