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常态
2017-02-20 00:00 来源: 示范区纪委

(通讯员 李晓莉)“张作勇同志,恭喜你添了个大胖小子,高兴之时我得给你提个醒,办满月宴一定要有党纪意识,千万别越规违纪。”这是近日开封示范区纪工委副书记与当事人张作勇进行的一对一廉政谈话。

2016年以来,示范区采取多项措施,倒逼全区各单位在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第一种形态的两个责任上下足功夫,抓常、抓细、抓长,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唤醒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打下坚实基础。

完善工作机制。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预防为主、事前监督为主的原则,出台《示范区关于落实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实施办法》、《示范区关于开展谈话提醒构建抓早抓小机制的通知》、《谈话提醒登记表》等制度,层层过滤,层层阻断,对党员干部身上的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处置,严厉查处极少数,教育警示大多数,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常态。

抓实四个必谈。区工委、纪工委主要领导带头做好了“四个必谈”。每年廉政提醒必谈;被区纪工委作出通报批评、诫勉谈话等决定的必谈;被提醒谈话、函询和诫勉谈话的,在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上必谈;主管或分管范围内的工作存在问题的必谈。认真开展面对面逐级谈话,层层传导压力,压实“咬耳扯袖、红脸出汗”的两个责任。

督促落地生根。通过报表报送倒逼各部门抓实“第一种形态”主体责任。根据班子成员履行“四种形态”主体责任情况的工作要求,把提醒谈话、约谈、诫勉谈话、书面检查、在民主生活会上作说明等方式做了简明归纳,制定了《谈话提醒登记表》,和相关文件要求一并下发,指导全区各单位正确运用。对迟报、漏报的部门由区纪工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进行电话提醒,对工作开展不力、不到位的开展“咬耳扯袖、红脸出汗”再“补课”、再整改。

加强检查考核。将“咬耳扯袖、红脸出汗”开展情况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通过翻阅资料、访问被谈话人等方式,确保谈话真实可靠。结合纪律专项检查工作,把履行主体责任纳入检查内容进行检查,督促各单位按照“一次一登记、一谈一记录”的要求,记录每次约谈时间、地点、被约谈人、主题、主约谈人员和约谈内容等,确保“主体责任”真正落在实处。

2016年,约谈部门主要负责人100人次,督促各部门提醒谈话262人次、开展谈话函询56人、诫勉谈话35人次、问责22人、书面检查11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