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开封市工商局充分运用科技手段,不断创新防控手段载体,完善电子监察系统,健全了“制度+科技”、“人防+技防”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模式,大大提高了廉政风险防控效能。目前,廉政风险防控智能化已成为市工商局工作的一大亮点。
一、构建一个平台
开封市工商局的电子监察系统在原工商内网的基础上,将分局和基层工商所的资源进行整合,搭建了以综合数据为中心,系统内部综合业务平台、外网服务平台、业务工作平台、移动工商监管平台为辅助的“一个中心,四大平台”的“数字工商”基本架构。在市区工商局的全部31个行政审批窗口及工商所办事窗口均安装视频监控探头、监控软件等相关设备,工作时间实行全程定点定向监控,实现了省局、市局、区局、工商所“三级四层”之间互联互通。为确保该系统正常运用,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在经费紧张的条件下,多方筹措资金建设维护,按照高标准的目标,各类设备全部做到应配尽配,先后投入近30万元。目前,远程电子监察系统已覆盖全市工商系统办事服务窗口,涵盖了工商职能的主要核心业务,工商人员的行政行为全部呈现在阳光下。
二、实现两大功能
一是实时监控功能。运用远程网络技术,通过分布在基层注册登记窗口、12315服务台的远程视频监控点,监察人员可即时、全面、真实地掌握各办事窗口的工作实况,对窗口人员遵守工作纪律、现场服务态度等进行远程监督,实现了“远程零距离、异地面对面”监督。通过监控中心专人巡查、监察人员定期检查、领导不定期抽查,有效提高了监察工作效能。二是预警纠错功能。对纳入电子监察的行政审批的具体事项、内容和工作要求以及具体实施方案,坚持一日四检查,即查人员在岗、查人员着装、查运行状况、查监控质量。监督人员对登记、案件、监管等工商业务进行实时监察,发现问题通过视频监控,能够及时、快捷地以口头警告、书面告知、责令整改、诫勉谈话等方式做出处理,工商业务人员通过实时获悉监察信息并反馈改正情况,实现实时监控、预警纠错和绩效测评等功能,整体推进了政务提速。
三、健全三项机制
一是健全教育培训机制。为确保系统的顺利运行,我们逐步建立健全了教育培训机制,定期组织各单位行政审批人员开展专题业务学习和培训,并充分发挥内网业务论坛的作用促进业务交流,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今年以来,共开展各类培训班10余场, 300多人次系统学习了软件设计原理、使用规范、操作流程等,熟练掌握了系统的应用,为电子监察系统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是健全监督考评机制。利用行政效能电子监察系统,将分局、进驻窗口和工商所均纳入市局考评范围,实现了对全市各级工商机关审批效能和作风纪律状况的直接监督。定期通报系统运行、电子监察和问责追究情况,把窗口工作人员考勤情况、行政审批事项预警信息和满意度回访等情况纳入年度绩效考核和党风廉政建设考核范围,作为年终评先选优、奖勤罚懒的依据。同时,每季度对电子监察相关信息进行一次统计分析,研究改进电子监察手段方法,为领导推进效能建设决策提供准确、及时、全面的信息。三是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我们把加强制度建设做为确保电子监察系统管的住、管的远的有力保障,先后制定了《行政许可效能电子监察管理办法》、《行政效能电子监察音视频监控系统运行管理实施细则》等多项实施办法,坚持用刚性的制度约束推动系统运行,保证每个环节全部纳入电子监察视线,实现了对权力运行的全过程,全方位同步实时监控。
四、实现四个提高
将科技手段融入监督机制,有力的解决了职责不清、推诿扯皮、办事拖拉、效率低下、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全方位、深层次的规范了权力运行。一是行政效能不断提高。通过电子监察系统对网上办件进行全程监控、零距离监督,对业务办理中出现的“应录不录、超时录入、弄虚作假”等规避电子监察的问题,及时落实整改,查漏补缺,避免“压而不办、漏而不办、卡而不办”等情况发生,所有业务做到了“零异常”,未出现超时预警等情况,市局每月随机抽取新登记市场主体和行政处罚案件当事人进行回访,今年共回访80余次,整改问题4个,全市各级工商注册窗口服务质量、服务效能全面提升。前三季度,全市工商系统共受理行政审批事项57,110件,应办结数为57,326件,提前办结数为57,183件,按时办结数为57,326件,按时办结率为100%,提前办结率为99.75%,在监督下,各类行政审批事项无一超期办结。二是服务发展能力不断提高。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是当前工商工作的一项重点任务,也是服务发展的重要举措。将商事登记信息服务平台纳入电子政务监察系统管理,进行行政效能监察,督促各行政审批许可部门及时、全面、有效地完成商事主体信息认领,加快后续审批进程,使审批流程更加简明,服务发展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促进了政务服务的均等化、规范化,高效化。截至目前,新设立商事主体17,708户,同比增长13.12%。新设注册资本总额548.56亿元,同比增长44.47%。特别是为方便创业创新,自9月28日实施“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后,在电子监察系统的监督推动下,新登记注册企业主体330户,新增注册资金168,774.00万元,改革效果凸显,有力服务了地方经济发展。我市在全省商事制度改革工作会上做了典型发言。三是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通过电子监察系统,将全市的行政审批窗口纳入监控范围内,实时对刚工作时间不在岗、服务态度粗暴蛮横、吃拿卡要等违纪行为进行监督处理。同时,在注册窗口广泛开展“学习焦裕禄,争创模范岗”活动,通过开展基层“双述”活动、定期召开商户代表座谈会、不定期走访服务对象等方式广泛深入的开展社会民主评议,提高了工作的透明度,队伍作风明显改革。今年以来,没有发生一例违规违纪现象,群众满意率达96%以上,树立了公正廉明、为民服务的良好工商形象。四是廉洁自律意识不断提高。实施电子监察系统后,将所有重大疑难案件、重要的信访举报和消费调解都在设有监控点位的问询室、调解室内办理,通过电子监察系统对案件处理的全过程实施监控,从而促使干部自觉提升业务素质、运用法言法语,做到公正执法,自觉遵守廉洁规定,极大降低了收受贿赂、以权谋私等问题的发生,有效防控了监管和廉政风险。目前全局没有发生一起行政诉讼纠纷或信访举报查实案件。打造了一个“为民、利民、便民”的优质服务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