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说廉|大雪:抱朴守拙,虚怀若谷
来源:开封廉政网 2020-12-07 21:29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12月7日0时9分,大雪节气来临。作为冬季的第3个节气,“大雪”的到来标志着仲冬时节正式开始。

积阴成大雪,看处乱霏霏。

玉管鸣寒夜,披书晓絳帷。

黄鐘随气改,鷃鸟不鸣时。

何限苍生类,依依惜暮暉。

——唐·元稹《咏二十四节气诗·大雪》

节气由来

《月令七十二候解》载:“大雪,十一月节。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古人之所以将这个节气命名为“大雪”,是因为“雪”是水汽遇冷的产物,代表寒冷与降水,“大雪”名称是个比喻,反映的是这个节气期间气候变化,寒流活跃气温下降、降水增多,并不是表示这个节气期间会下很大的雪。

(雪后小山更加秀丽    李丹丹 /摄)

古人将大雪时节分为三候:“一候鹖鴠(hé dàn)不鸣;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意思是说此时因天气寒冷,寒号鸟不再鸣叫;此时为阴气最盛时期,正所谓盛极而衰,阳气已有所萌动,老虎开始有求偶行为;荔挺草也感到阳气的萌动而抽出新芽。

(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大雪时节虽寒冷萧瑟,但抵挡不住万物生机萌动,冬小麦钻出新芽,绿意莹莹,随风轻颤,为荒芜的大地盖上了一层绿绒毯。草木尚知奋进,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即使在最难熬的逆境,也应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和高昂的工作热情,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等到柳暗花明的一天。

节气民俗

观赏封河

“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到了大雪节气,河水冰冻,在中国北方地区冰冻厚实的地方,人们可以进行冰面活动。但现在随着气温上升,冰结得没有过去厚,冰面活动危险系数增加,所以在没有安全措施的情况下,不要贸然滑冰。

腌腊肉 

俗语道:“小雪腌菜、大雪腌肉。”  大雪节气一到,家家户户忙着腌制“咸货”,以迎接新年。

进补

大雪是“进补”的好时节,素有“冬天进补,开春打虎”说法。大雪节气前后,柑桔类水果大量上市,适当吃一些可以防治鼻炎,消痰止咳。

养生话廉

常言道“冬不藏精,春必招病”。大雪天气寒冷,为了提高抗寒能力,人体为产生更多能量,加速了营养素的分解,同时造成了热量的散失过多。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此时需要动用肾封藏的阳气,来维持正常的生活,所以冬季特别是大雪时节,一定要进补益肾,民间亦有“大雪补得当,一年不受寒”的一说。

(大雪过后,山间玉树琼枝的景象   支海波 /摄)

大雪时节宜温补助阳、补肾壮骨、养阴益精,冬季食补应供给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易于消化的食物,如羊肉、山药、桂圆、生姜、杏脯、小米、燕麦等,起居方面要注意添衣保暖,每天要保持充足饮水。

在处事方面,党员干部也应当体会和践行这个“藏”字。一年即将过去,我们应当对过去的工作进行梳理和检查,从失败中汲取经验教训,从成效中提炼经验方法,有条不紊地进行整理归档。此外纪检监察干部还需涵养抱朴守拙、虚怀若谷的优秀品质,按照“打铁必须自身硬”的要求,多听听他人意见、多反思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并充分利用闲暇时间学习充电,以迎接来年新的挑战。(刘淑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