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宗家宽)中国是礼仪之邦,五千年的文化传承至今,深深铭刻在中国人的心中。每个家,都有家训、家规、家风,俗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从孟母三迁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训、家规、家风不仅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希望对后代的鞭策,也同样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之风!
家风是一种潜在的无形力量,在日常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这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人格,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他对孩子的教育是全方位的,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性格特征、道德素养、为人处世及生活习惯等,都会打上家风的烙印。
我就是在传统、朴实的家风熏陶下长大的。在我的记忆中,父母一辈子几乎没有与别人发生过争执,他们一直把家庭和睦、邻里和谐看得很重。我的父母都是老实本分、任劳任怨的农民。在村里,她是出了名的老实人,哺育子女,把最好的留给我们;虽然奶奶、叔叔重男轻女,对母亲态度一直不好,但让奶奶颐养天年,为叔叔跑前跑后办事的还是她;她从不挑三拣四,她始终认为,没啥过不去的坎儿,啥活做好就行;她很乐于助人,乡里乡亲有哪家的确有困难的,她都会去帮忙。在我眼里,我的父亲几乎是全能的,勤勤恳恳、扎扎实实,家里家外养育我们一家老小基本的生活,我的大姐,刀子嘴、豆腐心,在母亲生病的那几年中,我的大姐才14岁,便挑起了重担,又当父母、又当大姐,悉心照顾我们姐弟,从无怨言,在父母及姐姐的影响下,耳濡目染,养成了良好的生活工作习惯。现在,我也有了我的妻子、孩子,我的妻子温文尔雅,也接受过良好的教育,诚恳踏实,为人友善、谦逊有礼,我们及下代孩子们都传承着父辈的优良传统——做事踏实、与人友善、家庭和睦。
从小父母就教育我要有孝心,他们自己也在身体力行,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道。我们家是个大家庭,这么多年来一直其乐融融,就连最初“怪母亲生不出男孩”的叔叔,也被感化,与我们走得越来越亲近。
在教育孩子中,两个人是最容易产生争执的,我妻子时常对我说:“要对孩子耐心,要把孩子当做朋友对待,不要将大人的思想强加给孩子”。我们两人也是这样教育孩子的,遇到孩子做的不对的地方,我们都能够控制情绪,不争执、不吵闹,以理服人,培养孩子理性思考,自主选择的能力。我的儿子在幼儿园期间,自主能力很强,与小朋友和睦相处,有了好多好朋友。
现在,我们家的家训简单总结起来就是: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勤俭节约、助人为乐、与人友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