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理给我们定下‘十条家规’,比如晚辈不准丢下工作专程去看望他,只能在出差顺路时去看看;在任何场合下,都不要说出与总理的关系,不要炫耀自己等。对此,我们一直牢记并遵守着。这么多年,我们从未向组织伸过手,我们不能给组织添麻烦,更不能给总理丢人。”
4月2日上午,市纪委监委干部监督室支部联合宣传部支部开展“讲好党史故事,培育家国情怀”主题党日活动,两个支部党员在周恩来总理侄媳妇晋菊清家中现场聆听总理后人讲述周总理的家风故事,瞻仰总理亲笔撰写的家书。市纪委副书记、市监委副主任申文燕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支部活动,并代表两个支部为晋菊清及家人赠送《周恩来与共和国重大历史事件(纪念版)》《开国总理周恩来(1949-1965)》等书籍。
晋菊清是周恩来总理胞弟周恩溥的后人,晋菊清与儿子周志勇一家一直牢记总理的话,从没有向周总理提出任何要求,从没有打着总理的旗号办过任何私事,一家人默默无闻,平平凡凡。
“得知总理逝世的消息,是收到邓颖超发来的电报。我当时哭着要去北京,家人们拦住了我,说总理生前安排了,在外地的亲属留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不要来北京,咱得听他的话。”说起总理的交代,晋菊清两眼含泪,在场的党员也纷纷为之动容。
“周总理一生艰苦朴素、严以律己、品德高尚,作为总理的后人,晋菊清老人一家在良好家风的熏陶和教育下,平凡生活,正直为人,踏实做事,默默无闻地生活在焦作,虽然住房简陋、生活清苦,但没抱怨过一句,没向组织上伸过一次手,这种精神令人敬仰,也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现场聆听完总理的家风故事,两个支部党员召开了座谈会,纷纷交流心得感想。
“家书纸短,家国情长。在百年党史的珍贵记忆中,英雄儿女谱写的一封封家书,一个个家风故事,字里行间透漏出了共产党人的坚韧与顽强,朴素与无私 。这些文字和故事凝结着信仰的力量、饱含着家国的情怀,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下一步,我们要开展百年红色经典家书征集活动,汲取革命先烈先辈以党性作风滋养家风建设的精神品质,从红色家书中学党史,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传承作风本色,传递家国情怀。”市纪委副书记、市监委副主任申文燕介绍。
霍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