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七一·赶考路上有我”征文获奖名单及获奖作品选登
2022-07-01 11:02 来源: 清风焦作

日前,市纪委监委机关党委组织开展了“迎七一·赶考路上有我·笔赞出彩中原”主题征文比赛,市纪委监委党员干部积极参与,紧密结合工作职责谈认识、谈思考、谈体会。征文活动共评选出获奖作品15篇,现将获奖名单予以公布,并将连续刊发获奖作品。今日刊发一等奖获奖作品《拥有最初的心  才能走最远的路》,让我们一同感悟奋斗青春、领悟为民情怀、体会时代责任,凝心聚力推进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拥有最初的心 才能走最远的路

夏雨滂沱,除去了尘埃污垢,蓬勃了万千新绿;光阴似水,淘尽了百年沉浮,留下了无数永恒。在时间、真理的路上,我们都是考生,而在这条光明又坎坷的赶考路上,只有拥有最初的心,才能走出最远的路。

两年前,我到温县一个贫困村采访,村子位于县东清风岭上,之前是个“三无三多”的空壳村。“三无”——无支撑产业、无集体经济、无像样街道;“三多”——贫困户多、闲散人员多、破旧房屋多。后来村里来了位驻村书记,村民最早并没对他抱多大希望,但他到任后很快便扑下身子,帮村民种山药卖山药,为村里跑项目修马路,帮贫困户贷款建加工作坊,还为村里的老人建起了养老院……等等。不到两年时间,小村面貌悄然蝶变。我问这位书记靠什么在短时间内做了那么多事,他说了一句很朴实的话:“既然组织把咱派来了,就不能怂,再苦再难,都得拼命干”!这个人叫杨延军,市纪委监委驻温县招贤乡中辛村第一书记。

八年前,我还在武陟工作时,当地县西一位老人去世了。下葬那天,县委领导亲自吊唁,周边十里八村的群众都去送葬,本村的男女老少哭地撕心裂肺,那个场面我至今记忆犹新。后来了解到,老人从17岁开始担任大队会计,31岁担任村支书。因为带领村民办酱菜厂,被造反派批斗打得头破血流;因为将自己孩子上大学的推荐名额让给别人,妻子半年不理他;因为坚持走集体经济路线,被不理解的村民贴大字报到处举报。老人在那个不到0.5平方公里的小村里终生奋斗,创办起斯美特食品公司在内的13家企业,让全村1157口人住上了现代化高楼,将一个贫穷落后的“糠包村”建成了远近闻名的“乡村都市”。这位老人叫王在富,武陟县西陶镇西滑封村原党支部书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七十七年前,有一支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行军,狂风呼啸、大雪纷飞。队伍的装备极差,将军把马让给了重伤员,率领战士徒步前进。他们面对的是恶劣的环境和残酷的战斗,白天吃不饱饭,晚上睡雪窝,一天要走一百多公里路,还可能随时遭到敌人的袭击。行进中突然有人喊:“有人冻死了。”将军跑过去看到死去的是一位老战士,浑身落满了雪,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身上。将军很生气,像一头发怒的狮子一样吼着:“叫军需处长来,为什么不给他发棉衣?”大家都不敢说话,半天,警卫员指着那位被冻死的老战士说:“他就是军需处长”。将军的眼眶湿润了,一句话也没有说,大步钻进了漫天的风雪中。这位死去的军需处长叫胡军,人教版小学课文《丰碑》的原型,他把防寒保暖的衣服都发给了别人,自己没有留一件。军旅作家李本深说:“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

九十九年前,滇军队伍里有位30多岁的青年军官。他毕业于云南讲武堂,军事才干突出,年纪轻轻便立下了赫赫战功,前途一片大好。但是他染上了吸食鸦片的恶习,朋友孙炳文说:“你染上这东西,这辈子恐怕也就这样了”。军官听后不以为然,并告诉好友:“大丈夫生于世间,尚有救国救民之志,区区鸦片烟说戒就戒……”结果此后一生他再没有沾染过。后来,在周恩来的介绍下,他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位青年军官叫朱代珍,又名朱德,后来成长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之一,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

一个国家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组成的,并由这些人创造和决定。从杨延军到王在富,从军需处长到青年朱德,他们出身不同、阅历不同、岗位不同、所处时代不同,但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那就是共产党人;他们拥有相同的追求,那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每逢“七一”,我们庆祝党的生日,就是要激励和动员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去学习那些埋头苦干的人,那些拼命硬干的人,那些为了崇高理想不断自我革新的人,那些为了革命信仰勇于牺牲的人,那些不计个人利害为这片土地付出的人,那些为了国家为了人民而达到“无我状态”的人。只有学习这样的头脑和灵魂,我们才能守住我们的初心;而只有牢记并践行这样的初心,我们才能走出最远的路,到达我们最想要去的地方。 




何京辉


  • Copyright 2014-2017 www.jzjjw.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 中共焦作市纪委、焦作市监察委员会 版权所有 豫公网安备 41080202000079号
  • 豫ICP备09040060号-1 访问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