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岁序常易,华章日新。在十二届市纪委三次全会即将召开之际,为充分展示监察体制改革以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工作风采,展现新时代全市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为全会胜利召开营造浓厚氛围,“清风焦作”微信公众号推出“迎全会•亮点工作巡礼”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近年来,温县纪委监委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牢牢把握乡村振兴这个“国之大者”,紧盯责任、打通梗阻,防范风险、维护稳定,完善机制、形成闭环,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保障。
加强政治监督,护航重大决策部署落实
“多亏了你们帮我想办法、找渠道,让这些滞销的双孢菇都能卖出去,不然这次损失可就太大了!”2022年年底,气温骤降,叠加疫情影响,蔬菜销售碰上难题,温县武德镇纪委书记得知情况后,迅速督促村两委组织抢收易受冻蔬菜、打通销售各个环节,助力解决乡村产业发展中的急难愁盼问题。
为确保精准监督、靶向发力,温县纪委监委全面梳理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县委工作要求,围绕涉农部门(单位)职能职责形成政治监督清单19项,结合在信访举报、日常监督、审查调查、巡视巡察等环节中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分类别、分重点、分层级制发专项监督清单,动态更新完善,照单跟进监督,确保监督方向不偏、焦点不散、目标不变。
乡村振兴涉及的项目、资金点多面广,为全力打通基层监督“最后一公里”,更好发挥项目、资金的推动作用,温县纪委监委紧盯村集体“三资”管理,惠民富农财政补贴,征地拆迁等方面共查处贪污侵占、优亲厚友、截留挪用以及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83件,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104人,印发通报2期。同时,先后开展了扶贫领域、换届选举等专项以案促改,制作了《心寒》《光环下的覆灭》等警示教育片,协助指导案发单位建立健全制度机制300余项,推动实现系统施治、标本兼治。
创新方式方法,提升基层监督治理水平
农村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最前沿,基层党员干部作为行使公权力的“末梢神经”,群体数量多,管理难度大,监督时会受到多种因素干扰。温县纪委监委积极适应新形势、新变化,在统筹用好下沉走访、提出纪检监察建议等常规监督方法的同时,坚持数字赋能、织密网络,提升基层监督治理质效。
在前期农村集体“三资”清查的基础上,温县纪委监委整合县财政、民政、农业农村等部门监督力量,建成全市首家县级“小微权力”监察联络指挥中心,实现报送情况、发现问题、下发指令、整改落实联动推进;搭建大数据监督管理平台,将全县262个村集体、小组“三资”数据和21家县直单位75项民生政策、190余万条民生数据纳入平台动态监管;在全县262个村建立了村务村情发布微信群,按照“11010”(即“1条信息10分钟10万群众知晓”)的要求进行高效率信息传送,将其打造成了群众了解村情、参与村务的“掌上百事通”。
2020年起,温县纪委监委从农村“小微权力”运行过程中易发多发的问题环节和关键人员入手,编印《温县监察职能向基层延伸暨农村“小微权力”监督工作手册》,推进实施农村小微权力监督“4321”工作机制,紧盯村级财务支出、集体“三资”管理、三务公开、重大项目招投标、民主决策程序等重要事项开展季度联动监督检查,共发现到期未及时续签合同104份、到期未及时清收资金132笔229万余元、其他问题91条,基层监督治理效果显著提升。
夯实基层基础,统筹用好各类监督力量
党的执政之基在基层,抓基层、打基础是固本之策。
“换届后,村监委成员高中文化程度以上占59.2%,平均年龄47.5岁,人员配比更加合理了!”温县监委委员赵鹏说,农村监委成员政治素养不足、能力水平偏低、年龄结构偏大等问题得到了改善。
温县纪委监委高度重视纪检监察基层基础工作,在选优配强人员队伍上下功夫,在精准提升业务素质上见实效,在推动上下联动上求突破,大力整合基层监督主体职能,不断凝聚监督工作合力。
督促组织部门及各乡镇(街道)及时引导优化村务监督委员会结构比例,严把人员组成、年龄结构、文化层次等关口,鼓励优秀人才参选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以乡村监督主体为主开展各类培训讲座50余次,发放《监察法》《监察职能向基层延伸工作手册》等业务资料2000余本,切实提升基层干部工作能力。采取班子成员牵头,搭建“室组地”协作团队,通过上下协作、联合查办等方式,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基层案件质量、效率双提升。
深化廉洁教育,全面推进清廉村居建设
“当年修房子时,为使室内透些亮光,便在房顶开一天窗,装了一块琉璃,后来以讹传讹,到朝廷那里就成了一片琉璃瓦了。”去年,温县纪委监委策划拍摄廉政微电影《一片琉璃瓦》,在主人公李棠阶的老家赵堡镇南保封村引起热议。
温县纪委监委以“廉洁从家出发”为抓手,找准廉洁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的结合点和着力点,通过建强阵地、创新载体、丰富廉洁作品等,着力构建党员干部清正、党务村务清爽、村风民风清朗的清廉村居,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以太极文化、怀药文化以及卜子夏、李棠阶等特色人文资源为依托,拍摄制作了《太极拳里君子风》《一片琉璃瓦》等廉政主题微视频,相继在中央和省级媒体展播。打造兄弟书屋、李棠阶纪念馆等廉政教育中心和西南王村、陈家沟村等示范点,开展清廉文化下乡活动,营造以德立家、以廉齐家的浓厚氛围。开展党员干部“家风微课堂”“廉洁家访”“好家风评比”、中小学生“好家风伴我成长”“小手拉大手”等系列活动,聚焦重点对象群体增强家风带动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