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纪检监察报丨沁阳:“村里家底盘活了”
2025-09-15 17:44 来源: 中国纪检监察报


卫利锋,河南省沁阳市山王庄镇万北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这些年,村里千方百计谋划乡村特色产业,探索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新路子,就是想让乡亲们的富裕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但一直以来,村集体“三资”家底不清、产权交易不规范,成了横在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面前的“老大难”。

过去,村里处置林子、老厂房这些集体资产,没什么好办法,不是私下找人接手,就是简单估个价包出去。日子久了,带来资产资源权属不明、账实不符、数字不准等一系列问题,乡亲们心里难免犯嘀咕:“是不是卖便宜了?”“好处是不是让谁占了去?”我们当干部的,有时候真是怕惹来误会。

变化从今年开始了。沁阳市纪委监委的同志多次下来,三番五次讲要把村里的家底摸清,乡亲们的共同财富不能成为一笔糊涂账。他们耐心介绍,说市里统一搭建了新的“网上交易平台”,全市“一个模板、一张网”,所有农村产权交易“应进必进”,在线竞价、操作规范、阳光透明。

刚开始,我心里也打鼓:这网上交易,靠谱吗?别折腾一顿,还不如老办法省心。

但结果让我大吃一惊。不久前,村里那53棵老杨树在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上一挂出去,立马就有4个人报名竞争。你加一点,我加一点,足足经过了25轮叫价。我在大屏幕前看着比底价高出一成多的最终成交价,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这样公开公平,谁都没话说,还能给村集体增收不少。

为了建好用好这个平台,沁阳市纪委监委的同志没少在后面下功夫。他们督促相关部门挨家挨户帮我们村里清查资产、整改合同、收回欠款,扎牢村集体的“钱袋子”。现在,所有的交易都得统一进场、统一管理、统一监督,从初始的交易信息到最终的交易结果,对群众全面公开,杜绝了“暗箱操作”。

更重要的是,卖树得来的这笔钱,真正成了我们村的“活水”。钱怎么用,用到哪里,我们村“两委”在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全程监督下,清清楚楚地计划着,都要花在乡亲们最需要的地方。村里家底盘活了,大家心气顺了,对集体的事也更加关心支持了。

(本报通讯员 李阳 整理)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 Copyright 2014-2017 www.jzjjw.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 中共焦作市纪委、焦作市监察委员会 版权所有 豫公网安备 41080202000079号
  • 豫ICP备09040060号-1 访问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