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的诗 奋斗的歌一一来自河南省纪检监察机关干部疫情防控一线的工作手记
2020-02-13 09:01 来源:

1. “妈妈你要加油努力和传染病战斗”


又是一天的凌晨,窗外漆黑如墨。


揉揉酸疼的眼睛,定下第二天早起闹钟。


临睡前,郑州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督查部工作人员王果又一次翻起手机里孩子的照片,隔着屏幕摸摸孩子的小脸儿,恍然若失。


20分钟,其实从指挥部集中办公的地方到家,只需要20分钟的车程,可是,半个月来,她只匆匆回家两次,是为了换衣服。而她家中还有两个孩子,老大5岁,老二3岁。


疫情面前,平时说话柔声细语的80后女生王果也是战士。


工作的需要,王果一天要忙十多个小时,最多的一天,接了几百个电话,手机要充好几次电。


可是她不曾退缩,不曾偷懒更不曾抱怨,她说:“这是一场全民参与的阻击战,每个人都是战士,我也不能例外。”


“我们是幕后的战士”


电话响起。条件反射似的,王果抓起电话接了起来。


电话那头是个焦急的声音:“有群众反映,从老家新乡返回郑州后,租住的小区不让进入……”


一边聆听情况汇报,王果一边在手头的笔记本上进行记录。


“郑州发布的12号通告,要求全市社区(村)在疫情防控期间,既要科学合理严格管控、又要注重人文关怀服务,不得禁止身份准确、体温正常、无其他异常状况的常住、租住、暂住人员出入小区……”无须查看,这些规定王果早已记在了脑子里。如数家珍般,她向对方解释着。


刚解答完问题,电话还没安静一分钟,就又有电话打了进来……


这样的忙碌状态,已经持续半个月了。


手头的手机和对讲机,就是她工作的“武器”,不停地切换,不间断地忙碌。


大年初二开始,王果和同事们被抽调至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督查部,到现在已马不停蹄地工作了半个多月。


督查部的工作具体是啥?王果笑着比喻说:“如果把整个城市的疫情防控工作比作计算机系统的话,那我们的工作就像是‘杀毒软件’。”


也就是说,他们要不断扫描各项工作的漏洞,如果发现盲区或短板,要及时反馈到指挥部,进而通过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加强防控措施,推动责任落实见成效,为打赢疫情阻击战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


和王果一样,他们这样的“战士”共有60多个。“我们是60多个挺进战‘疫’一线开展监督检查的市级督查组与市防控指挥部连接‘专线’的特别联络员。”负责与分布在各开发区县(市)区的18个督查组做好上传下达工作,每天的工作包括,要根据日调度会和疫情防控工作的总体安排,向各督查组部署每日督查重点,收集汇总各督查组的督查情况,分析整理全市疫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漏洞和薄弱环节。


“每天基本都是从早上8点左右开始工作,最早到晚上10点之后可以结束,最晚的时候到第二天凌晨两点多。”揉揉有点发红的眼睛,王果回忆说。


“这场战役没有旁观者”


一个小小的办公桌,面前摆放着厚厚的材料,一部手机、一对讲机,便是王果的“战场”。


今年35岁的王果平日里也是个爱美的女孩,可是面对烦冗的工作,她身上的衣服已经好几天没有换了。


“我们每天的工作任务比较重,而且我们一定要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和政策,只有我们熟悉政策了,才能更好地上传下达,及时解决百姓的需求。”


在王果看来,百姓每个小小的诉求看起来或许微不足道,但实际上可能关系一个家庭的生活问题,“就比如我们指挥部下发的12号通告,是说不让小区为居民出门设定时间,如果是双职工家庭,可能会影响到他们买菜等基本生活问题。只有一个个小小的细节都解决了,咱们郑州这个大机器才能正常运转。”


其实和王果一样,郑州市纪委监察委和郑州市政府督查室此次共有60余名同志抽调到防疫指挥部,指挥部督查部的常务副部长王永斌告诉记者:“从大年初二到现在,同志们都在忙着工作,没有一个人休息,没有一个人请假。无论是分散在各个县(市)区的同志还是留在综合组的同志,大家都拿出了战斗的精神,参与到这场‘战疫’中。”


“其实我们都是最平凡最普通的工作人员,做的都是最平常的工作。咱们还有那么多一线的医护人员,那么多卡口的交警同志,那么多在小区楼院值守的、入户排查的基层工作人员,他们是最辛苦的,和他们比起来,我们做的这些工作微不足道。”王果一再强调,这场与疫情的战役,每个人都是参与者,而他们,只是最寻常的“战士”。


“妈妈,你要打赢传染病”


“妈妈外面是不是有很厉害的传染病?”


“是呀。”


“妈妈,你是不是在和传染病战斗?”


“是的。”


“妈妈,你战斗成功了吗?”


“还没有,还需要再战斗一段时间。”


“那妈妈你要加油。妈妈我想你了,你要安心工作。”


这是王果和3岁儿子的视频聊天。


只有在临睡前,王果才有时间翻看手机,听听和孩子们的聊天记录。隔着屏幕摸摸孩子的小脸儿,然后再安然入睡。


在办公室里,她是巾帼不让须眉,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接打上百个电话的“幕后战士”;回到家中,她还是两个孩子的母亲,是一位柔情的妻子。


家里大儿子“焦糖”5岁半,小儿子“焦盐”才3岁。


“焦糖年前和姥姥姥爷去外地了,因为疫情一直没有回来,我一个多月没见他了;我家先生在企业上班,还没有复工,最近他和孩子奶奶在家里照看焦盐。”


王果的丈夫,名叫焦本。最近在家承担着“奶爸”任务的他提起妻子,口气里全是自豪:“这场疫情阻击战里,每个以身作则的人都是英雄。王果在指挥部忙,是我们一家子的英雄。”


“我是立春那天生日。2月4日立春那天,我先生来给我送换洗的衣服,还给我送了一束花,我觉得,还挺幸福的。”王果甜甜地笑着。


“有时候我们中午休息的时候,王果会和两个孩子视频,每次听到,我都觉得挺内疚的。”同事王永斌说,“这场战役里,这些平时柔弱的女生也表现出她们非常勇敢、坚韧的一面。”


“疫情面前,人人都是战士,相信这场疫情阻击战的胜利很快可以到来。”王果说,“每天虽然也很辛苦,但是并没有觉得特别累。因为经常凌晨一两点走在办公楼里,还能看到很多同志在忙着工作。这个时候有一种很振奋、很感动很自豪的感觉。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背后,有这么多默默奋斗的人,我们一定可以打赢这场战争。”


也许,就像王果朋友圈里写的那样:“今年的春天似乎还很远,可是要相信,即使平凡如你我,终会迎来一场春天的胜利。”

(郑州日报 石大东 李娜 赵文静)


2. 我和我的“战友”父亲


大年初二上午,我正和母亲说着话,熟悉的提示铃声骤然响起,工作群里弹出一则通知:“从今天下午起,所有人正式上班!”我心头一震,立刻将返岗的事告知母亲。那时,她眼神充满忧虑,看着我,欲言又止,而我只是笑着对她说:“纪检人,若有战,召必回!”


我十分理解母亲的担忧,因为我已是这个四口之家里第二个因疫情提前奔赴岗位的人了。腊月二十五,那个寒意沉沉的冬夜,我和母亲焦急地等待迟迟未归的父亲,他是确山县人民医院的一位经历过非典的老感染科主任。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疫情扩散时,我便隐约预感到父亲又要前往一线,可没想到,形势如此峻急。当时钟缓缓划向十二点,父亲才拖着疲惫的身躯赶回家,犹豫再三他还是跟我透了底:“闺女,过几天我可能又要被隔离在感染科大楼里了。我去一线后,你可得帮妈妈照顾好这个家。”


这一个“又”字,让我心中五味杂陈。在2003年非典肆虐时,我才8岁,他因疫情被隔离多日,当时防护条件差,很容易被感染,但他义无反顾,全身心投入到抗击非典中。想到此我心中沉甸甸的,但除了点头应是,也说不出阻拦的话语。


腊月二十五日,我对父亲说了:“保重!”


大年初二,父亲在电话里叮嘱我:“注意安全!”


返岗后的我,百感交集,多奇妙啊,我竟成了父亲的“战友”,和他一样在使命的召唤下,投身岗位,抗击疫情。


作为一名纪检监察人,身处宣传口,我更能感受到恐慌正山呼海啸般朝人民群众席卷而来,它以摧枯拉朽之势碾过人们的心房。负面舆论频出,侵蚀着大众心灵,大家的心理防线因对未知的恐惧而变得岌岌可危。此时此刻,亟待有人挺身而出,掌控暴雨中的船舵,拉紧风帆,冲出困境,驶向彼岸。若说父亲的职责是治愈患者躯体的病痛,那么我和同事的职责就是抚平群众心灵的创伤。


每天,我关注着宣传的最新动向,守在手机旁等待指令下达。


“小王,关于打击谣言的通知已下达,请尽快于公众号平台发布,要告知群众相信官方平台的信息。”


“我们的督查组已深入一线,前往各个防疫卡点检查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请拟信息,及时发布,让群众放心待在家中。”


“再等一等,今天的疫情通报还没统计出来,大家辛苦了!”


……


县防疫宣传群内,各单位宣传口的同事拧成一股绳,想尽办法安抚人心,稳定群众情绪。此刻人心惶惶,群众渴望看到英雄的身影,于是我们让先进典型事迹从纸面跃然而出,鼓舞精神。谣言四起,大家期盼得知真相,于是我们推送辟谣公告,扫去未知的阴霾。恐慌弥漫,人们不知所措,希冀着从新闻中汲取力量,于是我们将信念藏在字里行间,让鼓与呼的呐喊传向四面八方。宣传让所有人情与情牵,心与心连。


这期间的辛苦,难以言表,经常是刚刚端起饭碗,新的任务就到来了,我不得不立马飞奔到电脑前敲击键盘。亦或是整日整夜盯着手机,唯恐错过一个消息,使群众不能及时看到公告……连日的精神紧绷,常使我夜不能寐,手机有点动静便被惊醒,偶尔我也会产生畏难情绪。紧张焦虑的我同父亲打了一通电话,得知56岁的他每天只能休息三四个小时还依然坚定如初时,我的那点软弱便烟消云散了。我渐渐明白,此刻唯有心无旁骛才能战斗到最后,才能坚持到黎明。


8岁那年,我对非典懵懵懂懂,躲在父亲身后,看他与千千万万个“他”为大众撑起一片天空。如今,24岁的我已长大成人,换我与千千万万个“我”勇担重任,冲锋在前。


两代人,十几载。


期间,中国高速发展,许多事已迥乎不同,可唯有一点,从未改变——


千千万万个“他”与“我”,一代又一代传承的精神从未改变!众志成城,永不言败的精神从未改变!这精神若星火,汇聚如长龙,挟着“必胜”的咆哮,势要为中国冲出一个崭新的明天!

(确山县纪委监委 王京)


3. 用真心换真情


“您的问访也是为了我和我的家人着想,我对之前的态度表示深深的歉意!”


2月1日,按照党中央加强社区疫情管控的精神,委机关迅速做出疫情防控工作安排,我被分到了疫情防控一组,负责对普罗旺斯小区2号楼1单元、3号楼、6号楼、7号楼居民进行逐户排查。和组员们通过网络通讯了解任务分工后,便投入到了紧张有序的工作中来。


刚开始还是比较顺利的。


掌握每家人数、联系方式、家庭成员出行轨迹和身体状况,进驻初期,我和同志们挨家挨户逐个排查,在家的了解情况并发放科普知识宣传页,消除不必要的恐慌;不在家的联系物业逐个打电话,通过短信寄上家乡的问候。


与此同时,我们与外出返乡人员一一签订了《承诺书》,建立了业主微信群,每天向排除的外出返乡人员核实身体状况和体温变化,做到了排查不漏户,宣传不漏人。


“今天又给3个社区进行了消毒,咱们小区也马上要‘人工降雨’啦!”发信息的小王是县无人机产业园“无人机病毒查杀队”的机手,年轻机灵,此次疫情防控期间还向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前面是村居党员干部沿街用大喇叭‘清场’,后面是我们派出的‘战机’播撒消毒液,咱们小区的朋友也要注意,一定要配合防控组的同志哦。”信心是最好的防疫针,群里一连串的大拇指仿佛串成了一个充满必胜信心的同心圆,住户的心更安定了。


但也有群众不理解的时候。


新冠肺炎疫情来得急、来得猛。听老家村里人讲,现在各村的党员干部都在村头路口设卡设点,“土味儿”大喇叭广播、戴着与肤色差别明显的口罩逐户排查,有故意隐瞒自己情况的,但抵不住人民“战争”的洪流,“老子举报儿子”虽是笑谈,却也真正的发生了。当然,都是乡里乡亲,大多都是配合的。


不配合的情况就被我“撞”上了。


“你们有病吗?天天打电话,我要是体温有问题自己不会去医院吗?”


2月6日,我通过电话向小区内一浙江返乡人员了解身体情况时,该人员表示不理解,认为每天核实体温影响了自己的正常生活。


都是为了你,为了大家,我们天天在起早贪黑地排查,有的同志妻子在医院抗疫一线,只留下老人在家照顾孩子……想到这里,心里的委屈顿时“写”在了脸上。


“在外打拼一年,回来图的是全家喜庆团圆。老乡从浙江回来后至今未外出,在家憋闷,发点牢骚也是正常的。”正在统计数据的朱西华委员安慰我道。


稍后,朱西华委员再次拨打了该住户的电话,拉家常、听诉苦,耐心地介绍当前的疫情发展态势和防控组的工作目的。最终,该住户理解并认可了我们的工作。


走读式谈话的“六必知”活学活用了。


“为之前的冒昧道歉,真诚地说声对不起!今后一定配合你们的工作,按时报送身体情况。”朱委员的一通电话刚结束,老乡又给我回了电话。


“谢谢您的理解和支持!家,是让人放‘心’的地方,老家人为您点赞!”


22户86人,外出返乡人员11户20人,在观察0人,解除观察11户20人;浙江、重庆、南阳、信阳重点疫情地区返乡人员3户3人,排查出与其密切接触人员6户15人,目前在观察2人……


工作在持续,为解决群众的生活问题,我们还承担起了买菜、加液化气等“职责”,群众们也亲切地称呼我们为“代购员”“搬运工”,我们也相信,用真心换取真情,有群众的支持,一定能够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

(西华县纪委监委 宋光亚)


4. 特殊的“外卖员”


“卢书记,家里没啥菜了,能不能麻烦您送点青菜和土豆过来……”“好的,我买完后给你放到你单元电梯上。”接到社区居家隔离居民的电话后,卢小强便急匆匆向小区附近便利店走去。


卢小强,是焦作市纪委监委驻市财政局纪检监察组副组长,如今他还干起了“副业”——小区“外卖员”。


自疫情发生以来,卢小强自愿报名到该市山阳区的亿祥社区锦绣公馆小区参加疫情防控,负责小区内留家观察、外省市返乡人员等重点人群的日常监控。


这些天让许多居家隔离的居民犯了愁,基本的生活必需品采购受到了影响。能不能帮助居家隔离人员采购生活物资,送货上门?想到这,卢小强立马找到社区网格管理员乔金凤一起商量。“中,咱说干就干!”他们一方面建立居家隔离住户的微信群,方便“下单”;另一方面联系附近的便利店和超市,以网上购物、店里采购等形式,将所需物品代送到住户家。


就这样,卢小强和社区的党员干部集体当起了“外卖员”。


“本以为隔离后只能熬日子了,真没想到你们这么贴心,一个微信就把俺要的东西送来了,还不断给俺加油打气,真的谢谢!”送完菜已经过了晚饭时间,回家路上隔离住户发来的微信,让卢小强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在山阳区新城街道办事处,还有一支党员“外卖员”队伍,市纪委监委第六监督室副主任何承泽就是这支队伍的组织者。


“现在出来买菜太不方便了!扫了丹尼斯的送菜二维码说我们小区不在配送范围!”新城办事处疫情防控群中辖区住户的求助,引起了他的注意。该办事处目前已有3名确诊病例,后勤保障如果不到位,外出采购群众就会越来越多,只有解决了大家后顾之忧,才能减少群众外出,降低疫情传播风险。


“我是市纪委监委党员志愿者何承泽,为缓解大家出门买菜困难,我联系了芦堡村菜市场为大家供应蔬菜肉蛋等生活用品,请大家帮忙转发,有需要的小区可添加微信联系。”何承泽所编发的微信很快在附近小区微信群里传了开来。


“现在订单多,义务配送的党员和车辆都不够,咱们俩抽时间去帮助村里党员送蔬菜吧!”面对难题,何承泽完成小区值班工作之余,和同是党员的爱人一起帮助村里开始当起了“外卖员”,帮助解决蔬菜配送问题。


正是有了这些人的存在,让目前紧张的疫情防控增添了一丝温情。

(焦作市纪委监委 霍姗姗 王璐)


  • Copyright 2014-2017 www.jzjjw.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 中共焦作市纪委、焦作市监察委员会 版权所有 豫公网安备 41080202000079号
  • 豫ICP备09040060号-1 访问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