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济源,是济水的发源地,也是愚公移山精神的发祥地。
济水以“清”名扬天下。愚公挖山不止,名传古今。
一载春秋廉图绘,清风唤来遍地春。
近年来,济源市将廉政文化建设作为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举措和有效抓手,深入挖掘济水、愚公文化中的廉政文化资源,弘扬清风正气,使之成为推动城市科学发展的强大软实力。
发掘内涵 培育廉政文化丰腴土壤
水清莫若济。济源,因济水发源地而得名。济水,与长江、黄河、淮河并称“四渎”,历曲折而入海,贯黄河而自清,聚中华民族之高贵秉性,以“清流”名扬天下。
从古至今,济水成为君子清正廉洁的象征。唐太宗曾问大臣许敬宗:天下洪流巨谷不载祀典,济水甚细而尊四渎,何也?许敬宗答曰:济之为渎,不在水多,而因其品质。
悠悠济水,润泽万物,其“三隐三现,入黄河而不浑”的君子精神,孕育了济源厚重的廉政文化。
济源,又是《愚公移山》故事的发祥地。千百年来,北山愚公迎难而上,不畏艰险,生命不息。
70年前,毛主席在党的七大上发表了《愚公移山》的闭幕词,号召全党全国人民发扬愚公移山精神,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从此,愚公移山成为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如果说济水传承的是“廉”的精神,那么,愚公移山传承的就是“勤”的精神。两种精神交汇相融,成为激励济源人民务实重干、加快发展的持久动力和宝贵精神财富。
“廉洁是城市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廉政文化是廉洁城市的文化支撑和价值认同,只有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才能为廉洁城市建设释放更多正能量。”济源市委书记张战伟说。
“要充分吸收济水、愚公文化在立德、立信、立人、立市等方面的积极因素,切实发挥廉政文化在反腐倡廉中建设的引领作用,大力推进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济源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高俊魁说。
全面推进 构建立体式教育阵地
格局决定成败,态度决定高度。在愚公移山精神的感召和激励下,济源市高点定位、放宽视野,坚持把廉洁教育作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廉政文化建设不断实现新的突破,取得新的实效。
建立新媒体教育阵地。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全力打造廉政网、手机报、微信、微博“四位一体”新媒体宣传平台,及时对查处的案件点名道姓公开曝光,实现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及农村干部教育全覆盖。
用活反面教材抓教育。注重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利用查处的基层干部典型,拍摄了《迷失的“前途”》警示教育片,编印了《典型案例80例》和《党纪政纪60问》,切实筑起纪律“高压线”。
强化节点教育。加强元旦、春节、清明、五一、端午、中秋、国庆等节日廉政教育。持续开展“清风济源?廉洁节日”廉政集中教育系列活动,确保廉政教育高密度、多层次、有重点。
开展针对性教育。将党纪法规教育纳入公务员培训、村(居)干部培训的必备课程,要求各级党组织定期举办“清风课堂”,组织参观监狱、看守所、警示教育基地,参与旁听庭审等体验式活动,融党纪政纪于言行,真正做到警钟长鸣。
社会共建 弘扬廉政文化之声
廉政文化建设非一朝一夕之事。建设廉政政文化是全社会的责任。只有全社会都共同参与到廉政文化建设,才能推动把反腐倡廉的主旋律唱响。
近年来,济源市立足地域文化特色,坚持“滴灌”与“漫灌”相结合,既立足于面向党员干部,又辐射社会大众,积极调动全社会参与廉政文化创作的积极性,打造具有济源地方特色的廉政教育和廉政文化体系。先后推出了《戒烟》《悔悟》《父子交税》《好庭长》《胭脂河》《党魂》《沧海明月》等一大批群众喜闻乐见的廉政文艺作品。组织举办反腐倡廉文艺汇演、反腐倡廉书法绘画作品展、反腐倡廉网络歌曲传唱、优秀廉政短信创作评选等寓教于乐、有声有色的活动,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响应,踊跃参与。
济源还持续推进廉政文化宣传街建设,深化提升廉政文化示范点建设。以愚公精神、济水文化为依托,以雕塑、小品、亭台等多种形式为载体,建设集景观和文化于一体的廉政文化宣传街,让党员干部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勤廉文化的熏陶。同时,建设“一局一特、一镇一品”廉政文化示范点。坚持高标准、高起点设计,从内容、形式、方法等各个方面突出地方特色,着力打造沁园街道济水苑社区、玉泉街道北水屯居委会、济源高级中学等廉政文化示范点集群,充分发挥廉政文化的感染力、吸引力、渗透力和亲和力,在全市营造崇尚廉洁的社会风尚和文化氛围。
统筹规划 实现廉政文化城乡一体
地处太行、王屋二山的济源市是河南省的城乡一体化示范市,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上,愚公故里也率先在全省实现了城乡一体化。市、镇、村三级廉政文化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布局合理、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廉政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加强廉政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济源市积极搭建平台,夯实阵地,文化城、大剧院、群艺馆、图书馆、博物馆等一批文化基础设施,为广大党员干部、基层群众、艺术家创作廉政文化戏曲、歌曲、小品等节目提供了免费舞台。
拓展廉政文化传播载体。积极运用数字、网络等现代科学技术,实现廉政文化影视化、动漫化、数字化,打造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廉政教育网络;在济源广播电视台集中展播《选择》《廉洁非天然洁污两重天》《妈妈的嘱托》等廉政公益广告;建立廉政文化作品资源库,通过开展观赏廉政戏曲、观看廉政电影、阅读廉政书籍、廉政书画摄影展览等活动,进一步扩大廉政文化活动的开放度和覆盖面,使人们在休闲娱乐的同时,自觉接受廉政文化的熏陶和感染,润物无声地教育影响着干部群众的思想深处。
垂直传递廉政“好声音”。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就需要“第一时间”把各级纪委的“声音”传递到基层。为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推动“两个责任”压力向基层延伸,济源市纪委利用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直播系统,在全市400余个产业集聚(开发)区、镇(街道)、村(居)分会场,将重要工作会议直播到村,第一时间将反腐倡廉“好声音”传递到基层,让广大党员干部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如今,廉洁新风吹遍济源大地,勤政之识融入干部心田。“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廉洁理念已经渗透济源党员干部思想深处,成为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思想境界、一种自觉行动,转化为务实重干、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赵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