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深入推进清廉济源政治生态示范区建设,有效利用清廉济源大数据监督平台比对成果,全面纠治大数据分析比对发现的公职人员违规经商办企业等问题,进一步规范公职人员廉洁从政行为,从4月10日开始,第一监督检查室组织开展为期两个月的专项整治,重点纠治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的违规经商办企业和兼职取酬行为。
确定整治范围和内容。本次专项整治面向示范区各级党政机关的公务员、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国有企业管理人员。重点整治违规经商办企业;拥有非上市公司(企业)的股份或者证券;在国(境)外注册公司或者投资入股;违规在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单位中兼职,或者经批准兼职但获取薪酬、奖金、津贴等额外利益;其他违规经商办企业和兼职取酬的行为。
深入开展自查自纠。由各单位组织本单位公职人员对照整治内容,全面开展自查,如实填报相关情况,主动纠正问题。各级纪检监察组织对个人自查自纠情况审核把关,认定违规问题,督促整改到位。
加强监督检查和执纪问责。第一监督检查室成立督导组,采取明察暗访、座谈走访、专项检查、随机抽查等方式,对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全面督导。依托清廉济源大数据平台比对复核自查结果,建立问题线索台账,根据干部管理权限,向各级纪检监察组织分办,限定时间、快查快结。
巩固提升整治成效。各级纪检监察组织督促各单位针对专项整治中发现的问题,深刻剖析问题根源,查找监督漏洞,举一反三,从制度入手,在整治中补短板、强弱项、堵漏洞。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和大数据监督平台,强化监督和预防,形成长效管理机制,坚决防止反弹回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