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狱吏子皋》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下》,讲得是孔子相卫时,其弟子子皋担任狱吏发生的故事,它告诉我们坚持原则、不畏强权的人会受到人们的尊敬。”中国古都学会常务理事、鹤壁市国学研究会会长燕昭安声情并茂地讲述着。
这是淇县推出的系列讲读栏目《朝歌档案》的第七期《秉公办事才能赢得尊敬》的场景,该栏目邀请知名学者对淇县的历史文化、古今名人中遗存的廉吏典故等进行系统解读,以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廉”故事。通过“云上淇县”APP、“淇县公共文化云”数字平台、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20多个新媒体平台全面推送,已录制的50余期节目播出后深受广大观众好评,点击率均达300万余次以上。
最是文化润人心。今年以来,该县纪委监委愈发把清廉文化建设置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的突出位置,联合县委宣传部印发《关于加强全县新时代清廉文化建设的实施方案》,明确加强清廉文化学习研究、强化清廉文化阵地建设、深化清廉文化教育引导、弘扬崇廉拒腐社会风尚4大类33项工作措施,压紧压实全县各级各部门清廉文化建设政治责任,探索激活本地清廉资源,厚植清廉文化土壤,建好用好清廉文化阵地平台,精心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清廉文化品牌,将清廉文化建设引向深入。
走进该县纪委监委机关清廉走廊,一幅清廉文化版图映入眼帘。依托该县县域内公园街景、非遗艺术、家风家训、革命旧址、村规民约等,共打造“本土味”清廉文化品牌阵地25个,覆盖全县9个乡镇(街道)。该县灵山街道大石岩村“红馆”、县朝歌民族(民俗)博物馆社科科普基地和靳月英荣誉室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将清廉文化内容作为研学活动的重要宣讲内容,累计接待参观学习团队160余批次7200余人次。
将清廉文化融入文艺作品创作是该县打造清廉文化品牌的用心举措。该县文联举办的“盛世花开·梨园颂廉”戏剧演出,在朝歌老街戏剧剧场持续开演130场次,引起了广大戏曲爱好者的共鸣;《是党员就该讲奉献》等本土唱腔戏曲,在全县党员领导干部中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县第五初级中学师生发挥特色优势,将“原生态艺术剪纸”融入清廉学校建设之中,创作出50余幅构图精巧、韵味深远的清廉文化艺术及人物剪纸作品。同时,该县县委宣传部组织清廉文化志愿服务宣讲活动1200余场次,让清廉文化进机关、进基层、进学校、进企业、进家庭,营造了崇廉尚廉的浓厚氛围。
“淇县历史遗存丰富,文化积淀深厚,清廉佳话数量众多。”该县纪委书记、监委主任王文彬介绍,要将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与廉洁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打造推出一批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具有淇县特色的清廉文化精品力作,成为激励党员干部清正廉洁的“源头活水”。(李娟)
上传:钟震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