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驻市民政局纪检监察组主动作为,把监督力量向基层延伸,立足“点上问题,面上解决”,近日,在对市民政局机关及直属单位党组织全面从严治党执行情况以及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停止违规发放津补贴、领导干部办公用房、“三公经费”开支情况和开展“清风行动”等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监督单位下发监察建议书,指出症结所在,明确整改内容、要求和时限,做到“既点痛穴指问题,又下猛药治顽疾”。
坚持问题导向。发挥建议书及时发现问题、有效解决问题的纠偏功能,针对个别单位全面从严治党及加强作风建设方面的工作开展不到位,规章制度不健全,党风廉政建设不够有力,财务管理不够规范,廉政风险点查找不全面、风险防控措施制定不具体等问题,分别下发监察建议书,要求限期就有关问题作出解释说明,提供整改报告,明确整改突出问题,查找根源,深入剖析,以点上问题的突破带动面上工作的推进。
注重问题整改。纪检监察组对监察建议书涉及的四类共43项问题要求被监督单位认真召开班子会,专题研究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期限、责任领导等。对提出的建议,实行台账式管理,逐条形成规范性处理意见,在推动解决问题、改进提升工作、健全完善制度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出一份建议、解决一类问题、完善一批制度”的效果。
严格跟踪问效。纪检监察组实行跟踪督促落实机制,坚持“谁建议谁检查”的原则,不定期采取“跟踪督办”“回头看”等方式,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办、定期检查,确保每个建议都有结果,坚决杜绝建议书成为“抽屉文件”“走过场”的形式主义,不断延伸监督触角,拓宽监督广度,挖掘剖析现象背后的“病灶”,完善机制,祛除“病灶”,治标更治本。同时完善追责问责机制,对建议工作敷衍应付、不采纳不执行、不按时反馈落实整改情况的有关单位,实行严肃的追责问责,真正让制度“长牙”、纪律“带电”、问责生威,充分发挥建议书的震慑作用,确保监察建议“落地有声”,实现对监督单位的有效监督,提高拒腐防变能力。(驻市民政局纪检监察组)
责任编辑 葛颂